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韧生长的纯种植物

(2012-06-05 14:53:14)
标签:

杂谈

认识张鸿老师九年了,那时我刚学习写作,在江西一个散文笔会上。九年后,我们居然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成为了同事。湖南《创作与评论》杂志做个小辑,需要一个印象记,我请张鸿老师写了一个。看到这个印象记,想起东莞老友塞壬,前几年湖南的《文学界》杂志做一个专辑,也需要一个印象记,请塞壬写了一个。这两个印象记,都与湖南有关。

 

 

坚韧生长的纯种植物

张鸿

九年前的早春,我在江西的一个笔会上认识了小琼,她素朴、羞涩、闪躲。

九年后的早春,小琼和我在同一个办公室共事已近两年,她仍然素朴、羞涩、闪躲。

人说,时间能改变一切,这么看来,不尽然。

 

地理距离太近心理距离就远了。我们几乎没有刻意地交谈过,但片言只语我与她似乎心有灵犀。

发言前先笑,这是她的常态,这笑泄露了她的紧张、谦逊,和骨子里透出的羞涩。她语句中常流露出的较真与执拗,是她的性格的真实展示。偶尔她眼神中透露出的那种坚定,是她心中那一杆标尺已经平衡,她是一个有主意的人。她有着孩子的天性,纯真朴实,但这种天性更多的时候被生活的尘埃遮蔽,或说是为多年的生活所磨砺以致于小心奕奕。培养一个天性卓然的孩子是“父母”的责任。

郑小琼这些年来,已经成了一个符号,是社会的一个特定时期的需要。但如果这个符号是泡沫状的生存状态,那也无法持续多年。日常生活中的小琼默默地深入生活,默默地写作,默默地审读稿件,高调地为农民工的生存状态的改善而鼓与呼。我从她的文字一点一点地了解了她想做的和在做的事情。说实话,她的那些让人炫目的光环,那些光荣的履历我至今也不知道,她是否获奖,获过什么奖我也不关心。我注重的是,一个作家,他(她的)文字的真诚与否。

近十年来,我一直陆陆续续地读她的稿子和作品。那些写工厂生活的诗歌,透露出一种如铁的悲凉和悲壮,用笔的力度俨然是一个男性作家所为;她写父母亲人的散文,读出了她的贴肤的亲情和一种深深的无奈,有着深深的自责也有着切肤之痛,有着远不止一声的叹息,而之行文的细腻,是一个女作家的深情细感。小琼是一个收放自如的作家,这只是表现在她的文字中和她的内心。

也许文学于她而言是一个偶然的相遇,是她人生的一次意外,正如,当下她的生存方式也许也是一个意外一样。十几年来,她一直认真地书写着自己的内心,不关注形式与技巧。无拘无束,无法无天,我行我素,是她对文学的感受和理解吧。

我们平静地生活在绝望之中。小琼不甘如此,她的《女工记》里刘美丽、李娟、谢庆芳、兰爱群、伍春兰们,有着青春的身体,带着美好的梦想来到城市,迎接她们的是什么?她们遭遇了什么?没了疼痛感,诗歌便没了灵魂小琼,用她的灵魂去体恤那些失落的灵魂。

除了开会,每周三天,我们在办公室一起呆上几个小时,各看各的稿子,偶尔说上几句话,基本不谈自己的文字,也从来不谈衣妆。但春节后的一天,我们聊了很久《女工记》的手稿,有关她的写作历程、手法,甚至排版方式,我们更谈到了这本书的责编。兴起之下,她送给我一本签名本的《纯种植物》,我放下手中的活计,认真地读着。

愤怒与悲伤只剩下冷漠的化石

大地的深处 黑鸟剪断光亮

草叶在泥里腐败 自由是一株

纯种植物 拒绝定语的杂交

暴力摧毁着平静的心灵

思想的鱼在沙中寻找安全 

无名花朵的蓓蕾间

聚集着自由野蛮的力量

它独自撑开黑暗的铁皮房

它张开的瞬间 

带走我所有的悲伤”

我没有告诉她的是我从她的文字中读到了她自己,更读到了“尊严”。那个下午,我眼里含着泪,想象着文字以外的她与纯种植物,而她悄悄地离开了办公室。

她在用她的笔清醒和冷静地记录着一段历史,充满着精神深度和具有抒情性的悲剧意识。她和她的女工们,还有她的文字似一根古老发黑的枝条,等待某个春天来临。”

她依旧亲切地喊着我“张老师”,依旧穿着那几件旧衣裳。粗糙、迟钝地活着,更多时候甚至有点儿自闭。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恐惧,就如我时不时会感受到的一种莫名恐惧一样。

而我大她整一轮,尊重她如尊重我自己一般。

无论小琼是打工者也好,“人大代表”也好,是诗人也好,是“作家”也好,我只知道,她和我们一样,是一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喑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