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真
Windows 7销量少并不可怕,现有创新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变才是关乎微软未来生死的核心问题
微软公司的最新操作系统Windows
7推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广受用户好评。但在中国即使它的经销商们把价格一降再降,依然少人问津。微软只好再次祭起打击盗版的不二法宝来为Windows 7惩罚性的“创造”新客户。今年2月,微软在全球使用Windows 7黑屏策略。近日,在中国,其开始首次向大型国有企业开刀,杀鸡儆猴。大家几乎一致认为这是微软有史以来最好的操作系统产品,但为什么如此难以打开市场呢?
和其他软件厂商一样,微软采用的是增强型创新。说白了,也就是不断通过版本升级的形式,提升产品的品质、优化产品性能,来提高产品黏性笼络住消费者。不过,其他厂商如国外的Firefox、Skype,国内的QQ、迅雷,甚至微软自己的产品Windows Live Messenger(MSN)采用的都是免费版本升级的策略,通过其他方式产生盈利。但不同的是,Windows 7的盈利模式却是针对每一次版本升级进行收费。
站在微软的角度,以增强型创新和版本升级进行收费理所应当。因为微软确实对Windows 7上在任务处理上速度有了小幅的提升、在用户界面上美观了很多、实现了一些很人性化的小功能,在后台的技术上也有了不少的改变。作为微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它也确实在这款系统付出了成本和心血,需要得到回报。
但用户却并不愿意为微软的做法买单。这应该归结到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定位。微软从Windows诞生之日起,就竭力打造一个能够容纳所有功能的平台,并堵死其他操作系统的发展之路。所以,Windows产品生来就具有强大的功能性,从成熟版本Windows 95、Windows 98开始直到现在的Windows 7,其基本的功能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无非就是音频、视频、游戏、社交聊天、文档处理、网络浏览等功能,版本升级也只是对这些功能的一些升级和完善。此外,微软为了更好的实现功能性,同时也为了排挤竞争对手,它拉拢了数量庞大的合作伙伴。它的合作伙伴们也在Windows平台上向用户提供了各种功能,以弥补微软自身平台的不足。通过这种策略,一方面,微软的Windows平台牢牢占据了PC操作系统市场的霸主地位,有着90%以上的垄断性份额。另一方面,它要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并要在技术上和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对接,这也让它的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需要专业的和系统的学习才能够掌握和使用。
微软成功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甚至是根本性的问题。用户采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看重的就是它的强大的功能性。作为一个功能性产品,事实上,在上一个版本里,这些功能已经体现的非常的全面了,即使不全面也马上会有合作伙伴给予很好的补充,甚至是免费的补充。这已经大大满足了客户的需求,甚至超出了客户的需求,作为客户,我们有什么理由要升级到你的新版本去呢?不管是正版客户还是盗版用户,即使你的价格大幅下降,那对于这个现有的运转良好的系统,都没有理由花钱去升级。
微软以前是通过停止销售旧版本,取消技术支持,用釜底抽薪的方式去迫使老用户升级。每次推出新版本在销售不畅时,自然也会通过打击盗版的“惩罚性”购买来推动销售额的增长。由于长期缺乏竞争对手,这种方法在过去屡试不爽,也助长了微软的惯性。但今日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通过劣质的增强型创新强制收费的思路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可行。在产业日渐融合的背景下,来自于手机和移动终端的猛烈冲击正迎面扑来。基于手机的易用的操作系统如Google的Android和苹果的iPhone OS已经开始武装到上网本和平板电脑上,和微软盘踞的PC和笔记本市场已经短兵相接。它们几乎不用学习,上手即用,而且在手机上早已经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自然将会对复杂的Windows产品形成冲击。Google已经蓄势待发的Chrome OS、苹果的Mac OS X以及Linux操作系统Ubuntu等也都在正面战场要和微软进行拼死搏杀,它们要么免费,要么专用,要么预装,各个都身怀绝技,不容小视。甚至在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在,Windows 7寄生的PC和笔记本短时间内被更易用设备替代也都尚未可知。Windows 7销量少并不可怕,现有创新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变才是关乎微软未来生死的核心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