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宿科技:揠苗助长

(2010-05-10 06:27:39)
标签:

财经

网宿科技

idc

ipo

自证预言

创业板

it

分类: 理而管之

/龙真

对于企业来说,利用资本锦上添花,固然是皆大欢喜,但借助资本“揠苗助长”,却往往贻害无穷

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网宿科技的“高成长神话”才仅仅四个月就轰然倒塌了。其主营净利增幅、去年第四季度主营净利、全年净利润增幅三项重要业绩指标,均为当前披露年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倒数第一。而其高管为业绩下滑喊冤的呼声更加让人啼笑皆非。“网宿要是聪明一点,把募集资金调换一下,早点投入项目中,做一个漂亮的报表,那太容易了。但我们没有做。”我们不禁要问:连粉饰财务报表的“基本工作”都懒得做的这家公司,上市究竟为了什么?

    网宿科技在“高科技”企业的光环下做着两块业务。一块是有点技术含量,在国外有着良好前景,但在国内发展却存疑的CDN(内容分发加速网络)业务。目前整个市场规模非常有限,只有包括网宿科技在内的四家公司在这个市场折腾。另一块业务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进入门槛极低,恶性竞争此起彼伏,而且模式单一,很难形成差异化。不过,这两块业务几乎都有同样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尽管二者都还有利可图,但利润率却都在迅速下滑,而且下滑速度惊人。网宿科技的两大主营业务在市场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和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优势却并不明显。同时,各地本地品牌林立,即使强势厂商也很难形成全国影响力。网宿科技无论从规模扩张和知名度拓展上都面临着严重的制约。

网宿科技企图打破现状,它很好的演绎了心理学上“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理念。它的做法是首先自己给自己树立起“江湖地位”。它通过某“权威机构”赛迪顾问的报告(备注:赛迪顾问刚刚出事,原因也正是报告屡屡作假),宣称它的IDC业务市场份额居专业IDC 市场第一位,CDN业务居专业CDN 市场第二位。其实IDC业务里跟它不相伯仲的公司很多,它找了一个对它最有利的维度进行放大化,以偏概全、偷梁换柱的炒作“行业第一”的身份。而CDN业务里的第二,则缘于这个行业知名的只有四家公司。因为接下来,它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个“噱头”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自己的服务,当越来越多的厂商因为它的品牌效应而成为它的客户,把市场培育起来的时候,它就真正的成为了行业霸主,“预言”也就成为了现实。

   “自证预言”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规模化扩张和品牌知名度打造。而网宿科技选择的是最富前沿精神的探索,引进资本投资。20073PE(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资深人士彭清出任网宿科技董事、总经理,他通过运作迅速为网宿科技成功融得两笔各4000万人民币的私募投资,为公司迅速进行规模扩张和知名度打造打下了物质基础。但问题是网宿科技身处的却是一个增长性极其有限,甚至在负增长的高危行业。而这种私募投资需要的却是一个在高速成长的同时,也能让它在最短时间内快速退出并最大化的获利的公司。

     引进投资,让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用网友的话说,彭清所做的只能是“把这么一家小IDC楞托上市”。因为投资人要退出最好的途径就是上市。而上市也同样正是网宿科技提高知名度,更大程度上融资,更大规模的扩张,成为真正的市场主导者的最好方式。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所有的目标都指向了上市,把公司经过巧妙的包装,走向证券市场就成了不二的选择。网宿科技“包装上市”的目标已经完成了,但它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它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下滑的势头根本无可能得以缓解。它更像是“包装”出来一个漂亮的故事,然后把这个“烂摊子”IPO,甩给了中国股市和中国股民,甚至面对自己交出的难看的财务报表连“常规”的掩饰和美化一下都懒得去做。

    如果割裂来看,网宿科技的“自证预言”是一种竞争策略,这可以理解;它的引入资本,是为了扩张规模,也说的过去;为资本退出、融资、扩大规模和提高知名度而IPO也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这家公司应该是一个真正的高成长性公司。不但是规模的扩大,知名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利润的提升。否则,一切的努力都将是“揠苗助长”。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适合接受投资和融入资本市场。对于企业来说,利用资本锦上添花,固然是皆大欢喜,但借助资本“揠苗助长”,却往往贻害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