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鹏,2006年2月23日之前,一个普通的江苏男孩,阳光而又充满自信。然而,这一天之后,一切也许都会改变了,中国冬季运动三大历史性突破的光环将会套在这个23岁的男孩身上,“民族英雄”之类的称号也已经被部分媒体给用作定语加在了这个年轻男孩名字的前面。可以想象,随之而来的将会是荣誉、各种商业活动以及可能永远也应酬不完的形形色色的各种仪式和典礼。有人说,韩晓鹏是又一个刘翔,从竞技的角度来讲我们当然是希望如此。可是如果是又一次重复刘翔在奥运会之后的那段“黑色”经历,那么就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了。
刘翔在雅典凯旋归来之后,从国家到地市的各种荣誉嘉奖仪式一个接一个,各个电视台的体育节目、新闻节目甚至娱乐节目也争相邀请这位奥运冠军捧场,各大商家更是手里拽着支票像刘翔挥舞,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和这位新世纪的偶像建立起一种联系。就是这些东西让刘翔在整整的半年时间里没有系统的训练,8月份世锦赛上没能夺金肯定或多或少和这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今,仍在都灵的韩晓鹏同样将会在回到国内之后受到如此的“礼遇”,甚至有可能会有过之而无不及,真的有点替这个男孩感到一丝的担忧。且不说训练将会得不到保证,光是金钱和荣誉所带来的的压力也许就足以击垮这匹“冬奥黑马”,因为当成功在你还没有准备好时的提前到来往往就会具有强烈的副作用。在出征奥运会前已经在国内小有名气的刘翔如此,前天之前默默无闻的韩晓鹏就更有可能如此。
压力来自何处?首先就是当你收获到包括奥运金牌以及其他一系列荣誉的同时,你也无形中提高了公众对你的期望,而这样的期望也许是不符合运动规律的美好愿望或者说是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达到的高度。例如刘翔在奥运会后被寄望于能够在各种世界大赛中连战连胜,能够在短时间内打破世界纪录;姚明在刚进入NBA时就被拿来和奥尼尔比较;而两人同样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处于迷茫状态,要不是及时自我调整,也许我们的这些偶像就会被我们给予他们的压力给谋杀了。因此23岁的韩晓鹏能否面对这种压力,以及是否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能力都将在接下来的半年内经受考验。压力之二自然是来自别人的质疑。韩晓鹏黑马的角色注定了这样的成功偶然因素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位置,因此来自媒体和观众对于其实力的质疑肯定会经常伴随在这个男孩的耳边。如何应对自然又是一个考验。压力之三则来自各种各样绯闻和八卦新闻,这样的例子的在中国体育界并不罕见。人怕出名猪怕壮,类似韩晓鹏之类的名人一旦横空出世,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风言风语就会伴随而来,如何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投入训练和比赛对年轻的韩晓鹏来说又将是一个考验。
韩晓鹏在冬奥会上的惊世两跳已经让自己的命运和以后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坦然处之的应对这种变化对于年轻的江苏男孩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但同时,我们这些体育爱好者,媒体或者商家能否善待一下向韩晓鹏一样的金牌运动员呢?让他们的正常的训练和比赛不至于受到影响,也许同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英雄从来都不是被人们挂在嘴上捧出来的,而是被人们记在心里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