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orts.tom.com/uimg/2006/2/20/guoji/111_80951.jpg
金威啤酒入主深足终于成为了事实,对于最近被冠城解散和刘建生吸毒案的阴影笼罩着的国内足坛,也算是送来了些许的春风。可是这样的春风真的能绿江南岸吗?巨大的问号摆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信誓旦旦的进入,灰不溜湫的离开。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国内足坛每年都会上演的情景喜剧。俱乐部名字变化的速度几乎快赶上了《无极》中那位跑步速度超过光速的昆仑了,让人目不暇接,更不用说把它给记住了。拥有国际大公司背景的金威啤酒看上去似乎正在重复着这样的“人间喜剧”。国内足坛已经跌到了谷底的定论是他们这次入主深足给自己寻找到的一个理由。所谓在商言商,他们好像已经看到了正处于崩盘状态的中超联赛触底反弹的势头,用低价吃进,高价抛售指日可待,顺便还可以促进啤酒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不过,悲观的笔者却怎么也看不到这样的曙光。多少次,类似触底反弹的言论在中国足坛被传得看上去像是真的:2001年申奥成功,国足“入世”,假球黑哨被端上桌面时,有人说中国足球该触底反弹了;2005年,中超元年开始时,又有“有识之士”开始说中国足球要触底反弹了。可结果却是每一次穿过一个黑乎乎的山洞后,迎来的确是一个更黑更深不可测的山洞,触底反弹只能是一部分人的一厢情愿,中国足球它就是一个无底洞啊!不信,你去问波导、问绿城、问所有曾经或还在往里面投钱的民营老板。
不过,由于中国足球向来存在着太多的暗箱操作,因此笔者更愿意相信这次由政府牵线搭桥的合作背后可能还存在着许多不被公开的“君子协定”,至于触底反弹的言论只不过是随便找来的一个“冠冕堂皇”的托词。如果真是那样,那就不知道是中国足球的悲哀还是荣幸了?不过还是想振臂高呼一句:千万别再成为第二个“健力宝”了。
中国足球可以把赵本山忽悠来又忽悠走,也可以把原本许多运营良好的公司集团给忽悠得瘸了,再忽悠一次金威似乎也是顺理成章。因此不免有些担忧,深圳金威队的队名究竟能熬多久?也许又将是一个行色匆匆的过路人,甚至还有可能成为中国足球的殉葬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