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中心,火箭队以一个梦游式的下半场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个三连败。
休斯敦的某家医院,一个好男人和他的妻儿正在享受天伦之乐。
中国的不同角落,无数个声音这样发出:为什么麦迪就这样抛下已经快死亡的火箭去和妻子共同“生产”?没有当过父亲的人也许是不会明白的。
今天的火箭队,第一次在同时失去姚麦的情况下呈现在了观众面前。结果,斯威夫特除了那一个爆扣外就是在球场上梦游。霍华德直到比赛结束前才从梦中醒来,算是最后的垂死挣扎。韦斯利和小海德在没有麦迪的情况下,似乎在梦中徘徊,直到最后都没有醒来。这就是没有姚麦的火箭,一支全队集体梦游的球队,即使丰田中心再响亮地高音喇叭也无法将他们叫醒。也许你会假设,如果麦迪没有去医院,火箭也许会终止连败,可是这样的胜利和失败又有多大的区别。当一支球队只有一个人还没有梦游的时候,这个人其实是最可悲的。
NBA是什么?答案就在它的那句宣传语上。I LOVE THIS GAME的口号在我们对火箭倾注了太多的爱恨交错时似乎很少有人再去体会,最后的那个单词对于火箭和火箭的球迷来说确实也早已因为球队战绩的不佳而被抛之脑后了。麦迪今天的离去与其说是舍弃球队让火箭球迷伤心,不如说是在让所有火箭的球迷重新认识NBA的本质。这不过是一场游戏,既然是游戏,大家又何必倾注如此的爱恨,赋予它过多的意义呢?无论火箭的输赢,生活不还得继续吗?既然是游戏参与者这样的角色,他怎么能和父亲这样崇高的角色相提并论,麦迪的选择相信就是所有男人面对这种情况时的选择,大家有什么责怪的理由吗?
NBA是一场游戏,麦迪的中场离去也许是对这个概念最好的诠释。只是火箭的其他球员在没有麦迪的情况下竟然在球场上梦游,多少有点让人对火箭队的球员还会不会玩这个游戏产生了怀疑。在没有姚麦的情况下,火箭的每一场比赛似乎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不要谈什么分离,我不会因为这样而哭泣……”听着王杰的那悲伤的歌声,想象着麦迪匆匆走出丰台中心的迫切心情和画面,看着火箭队下半场梦游的录像,心情无比复杂。
最后还是祝福刚刚来到这世上的小麦迪健康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