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吱声:一个伪创业者的自白

(2015-01-13 15:07:02)
标签:

杂谈

我做吱声,完全是出于幼稚和简单。


从有这个念头开始,到今天吱声发布1.1版,差不多已经半年了。


这期间,疯狂的学习。


所有先辈都告诉我,这个路径是错的。寻找刚需,找准痛点,寻找高频,是所有成功者的忠告。


我深刻认同,但却坚决不改。


我认同,因为如果别人要问我的意见,我也是这么说的。但为什么到自己做的时候,就言行不一致了呢?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真正的答案是很残酷的:一件事,只有你做了之后,才发现你没有找到用户的痛点,用户其实也根本没有刚需,也根本就没有高频的动力。


也就是说,这个产品,在我脑海中的时候,其实也是精准命中痛点,在预想中也是高频所需。


但当这个产品真的做出来之后,就会发现,曾经所设想的,都不存在。


所以,言行不一致反应的是,要不要再继续,还是要去重新去发现一个痛点,去捕捉用户的高频。


坚持为什么如此可贵?不是因为过程的痛苦,而是因为路线的否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多人会去下一个结论:当时的我完全想错了。放弃很多时候并非被迫,而是源自自己的积极主动。


我最终选择了将错就错。选择了在一个错误的路线上,越走越远。


这种选择,或许是我这么多年最大的变化。当作一个旁观者的时候,思考是敏锐而多变的,逻辑是雄辩的,但其实是非是不分的。


在我现在看来,所有评论家的批评都是应该仔细听一听的,是有代表性的;所有评论家的建议,都毫无听取价值,一定是偏颇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非常不看好评论家创业。


吱声一开始就想错了,但这个不再重要的。就好像当年wp的广告深深的打动了我,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去买一部wp的手机。当初的感动正确与否,和今天的决定无关。今天的失败,也和当初的判断正确与否无关。一开始如何,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去做一个了不起的错误者,而不是一个摇摆的正确探寻者,就是我此刻的决定。所以,不用去反思。


即使无人爱用,吱声依然有点意思。她创造了一种不一样的沟通机制。背后支撑的就是平等而自由的沟通。这种平等和自由无疑会扼杀沟通的冲动,但总有特定的场景,会让你觉得,在这里沟通,是真正的无压力。

所以如果你孤僻甚至有点自闭,在这里你能感到一丝轻松。没人在乎你是谁也无法知道你是谁。大家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倾诉,而不是别人,甚至连别人的回应也不关注。


但,很多时候,孤独只是瞬时的状态。也许一个用户,倾诉完之后,一年之内都不会再来。


从产品的设计和运营上来说,这很糟糕。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很自然。


我们断然不会去破坏这种自然。虽然很多人建议,我应该去运营,去注入很多信息,去增加很多提醒,让用户保持活跃。但我们不会去做。


你的安静与宁静是你难得的财富,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打扰和破坏?


包括我自己,也不会一天到晚不停的打开这个应用。我希望我的用户也一样。


那这种乌托邦怎么生存下去啊?其实,做一个产品的成本并不高,维持这个产品持续活着的成本也不高,我并没有看到我们有撑不下去的那一天。


这个产品不是用来耕作的牛,而是用来陪伴的宠物。养得起。


我们所有的用户,可以一起来分享这个宠物。


这么说来,我其实并不是在创业,其实和写一本书没什么区别。只是这个时代的创作,以另外一种形式而已。这本书很晦涩,晦涩的结果自然是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但喜欢的人会懂。


但还不够好。因为我们的倾诉机制并不好,防干扰机制也不够好。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当然,我们也会做一些商业化的尝试。基于产品的前提,没关系而真实的商业化。你可能会认为,别逗了,没用户使用频率,怎么商业化?


嗯,因为很难,所以才有意思,值得去尝试和探索。这比站在岸上,想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意义,然后再去重新开始的难度并不高。


边走边看边想呗,还能怎样?http://ww4/large/458a9af8jw1eo7wp1ealjj20hs0vkwjn.jpg


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享受孤独,可以点击 http://zzsheng.com/download/zzsheng.apk 尝试体验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