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训练:极限之后就是原点

(2014-04-18 13:07:13)
标签:

杂谈

前几天在朋友圈做了一个小实验:所有人任意从0-100选择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应该接近所有人数字均值的2/3,你会怎么选?

这是一个老套的测试,所以,我的朋友圈里有懂的,但也有没玩过但足够聪明的,也有足够聪明但逗我玩的。

一共有22人回。结论还是让我吃惊。

均值为51,这么小的样本,也能精确体现概率分布。

这充分说明,聪明人无法改变群体的结论。假定所有人都是聪明人的会选一个足够小的数字,无所谓的人会选一个随机数字。但最终结果是符合概率分布。

所以,一个群体里,足够聪明的人也是用来平衡游戏的。只要稍作思考,就能掌控全局。

这就是很多聪明人悲剧的根源,想太多了,自己就成为游戏的平衡因素了,变成抬轿子的人。

索罗斯提到过社会活动的反身性,就是你的所作所为会促成目标的实现,或者远离目标的实现。问题是会在哪个层次收敛。

数学运算里有很多悖论。最大数 正无穷 1=正无穷;正无穷的平方=正无穷;如果套用运算法则,你只能得出 正无穷=0。

这就是朴素的自然法则,人的寿命终点不是无穷大,而是零。

复杂局面下,你能假定的结果就是0。

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当互联网这个普适性和反身性的行为主导的时候,0就是唯一的思考起点。

所谓的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之后,再比别人多想一点,你就掌控了这个时代。这就是小米。

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点点。

每一次平台更替,带来的混沌,都是回到原点的时机。

人类的原点是什么?悦因时不同,但痛不变。

死亡是0,是人类的终点,也是人类的起点。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是一切的起点,这个不因效率的更新而变,正向法则在极限之内都是有效的,但超过极限就失效了。

每次变革,应该抓住的不是人类之悦,而是回归人类之惧。

苹果是正向法则的极致,卖的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小米卖的不是流畅体验,而是苹果推到极限之后,群体对屌丝身份的恐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