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车展奇瑞自主品牌汽车 |
分类: 汽车 |
谈到奇瑞,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
一个成功的企业,一个成功的民族企业,是不容许发表太多负面见解的,不是奇瑞不容许,这个社会同样不容许,就好像你侵犯我可以,但是不要诋毁我的偶像的心态。
我个一个朋友在看到所有人都在msn挂上红心的时候非常失望,并说了一句“我们有抵制CNN的自由,但我们没有看CNN的自由”,貌似理性的言论,但是我依然无法接受,因为我无法超脱我所生存的社会,假定自己是一个地球人
我曾经貌似不小心说过几次奇瑞的坏话,包括奇瑞A5碰撞结果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居然看到了吹嘘A5碰撞的文章,包括奇瑞没有完成销售指标后媒体对奇瑞行为的粉饰,再次声明,我不是反对奇瑞,而是反对这样一种蒙蔽奇瑞的言论。
因此,罗嗦这么多,只是想证明,如果我的话不小心刺激到了某些人脆弱的神经,请不要骂我为汉奸,这个名号我担待不起,我没有资格也没有兴趣去做这样的人,并且,请相信,卖国,我还不配。
即便如此,可能有对奇瑞不敬的言论,也是点到为止。
“多生孩子”是繁荣但不是成功
在风云时代的奇瑞,其实是不起眼的。而当奇瑞的产品线迅速丰富的时候,奇瑞迅速赢得了关注和尊重,并赢得了市场,因此,奇瑞“多生孩子打群架”被认为是导致成功的重要策略。
在特定时期的某些话,和某些人必定会因为成功的结果而被广泛关注,尽管这些话和人与结果并无直接关联。
风云,旗云,qq,东方之子,瑞虎,以及后来的A5,V5,A1,QQ6...,如春笋般长出的产品,真正给奇瑞销量带来巨大贡献的还是早期的那几款车,孩子多了,并没有让群架打起来,还是已经成人的几兄弟在战斗。
而这给兄弟战斗的武器,无一例外的都是价格。
不能说多生孩子完全没用,良好的生育能力证实了家长的健康,而这种健康和气势,必然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决策。
但是,每多养一个孩子,意味着资源要多分一份,我们无从假设,如果这些资源都被放到老大,老二老三身上,局面是否会有什么不同,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新生儿离能打架,还有一段距离。
07年奇瑞国内销售的数字较计划少了6万辆(计划国内销售32.3万,实际国内销售26.1万辆,国内市场销售增幅低于产业水平),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不是简单的不参与降价促销的问题,而是国际品牌全面下压,二线自主品牌全面上行的背景下的一个结构性问题:奇瑞在国内市场上还在吃老本。
奇瑞每次车展都能令人兴奋,但是,我们不仅仅希望奇瑞只是车展之王,还希望他成为车市之王。
国际市场:糖果还是糖衣?
奇瑞汽车2007年上半年共出口53736辆,创汇2.7亿美元--平均每车创汇5000美元,以去年的汇率计算,平均单车的价格为4万以下;
主要出口市场为中东,亚太,东欧,非洲,南美;
如果说中国市场已经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汽车销售市场之一,由中国市场出去的奇瑞,主打非主流国际市场的低端市场,确实存在优势。这种优势下的出口战略的选择,可以看成是一种市场选择的智慧,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正面交锋的逃避。
正面交锋不可避免,奇瑞应该优生优育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奇瑞主打的还是那几款产品。
我们丝毫不怀疑奇瑞的产品设计与研发能力,但是奇瑞不应该只做车展的冠军,还要做车市的冠军。
有好的产品而不能占据更多的市场,战线太长,资源分散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主流产品之争,品牌打造势在必行
越好的产品,对品牌的要求就越高
旗云的玩法,渠道也好,促销也好,价格也好,都能发挥巨大的功效,因为在这个价格区间的竞争对手都太弱。
而A1,A3这样的优质产品的推出,必然会对国内市场的主流厂商,大众也好,通用也好,的主流产品产生冲击,因而面临的竞争压力会比旗云,QQ大得多。
如果说旗云等切入市场只是一场游击战的胜利--因为强势竞争对手默认和接受了这个产品,并放任该产品在其细分市场的胜利--那么奇瑞主流产品的入市,一场正面的交锋不可避免。
08年,奇瑞依然不会出招
从08年奇瑞的销售计划来看,国内销售30万辆,甚至比去年的计划还低,比去年的实际销售数字高出4万辆,增长率预期1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如果奇瑞今年推出两款主流产品,假定原产品销售增长为0的情况下(仅仅是一种揣测,很可能依然有增长),这两款产品的国内销售预期仅为4万辆,可以看出,即使有了主流的产品,奇瑞也没有将其主流化的打算。
下一篇:吉利,执着的挑战者--车展忧思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