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车展你该歇菜了-车展忧思录(零)

(2008-04-20 23:08:50)
标签:

北京

车展

汽车

奇瑞

荣威

北汽

分类: 汽车

下午一点,从家里出发,开车从南往北穿过北京城,然后由机场高速转到京承高速,在路牌的一路指引下,抵达了新国展。

以为抵达了,其实离国展大门还有2公里,看到路边都是车,以为里面肯定不让进,也没有看到停车场的指示牌,看到路边一个空位,扎了进去,然后顶着如油的春雨,踩着间或泥泞的水泥路面,走过了几个困惑的十字路口,抵达了国展w7馆。

到门口一停下,看到我淋成了汤鸡样,好客的顺义人民就过来要给我送伞,想想已经到门口了,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吧,于是拒绝了。之后就后悔了,因为w7其实离国展的大门至少还有500米,没办法,同行的老周花10元请了一把伞,两个人勉强遮了个头,继续前行。

终于到了w1门口,没有证,当然是不让进,虽然我们确实是有公务,谁叫客户和老天一样靠谱呢。让你干活,但是证却没有,只有自己想办法进去了。(此处省去辛酸的500字)

于是,在e,w1-4 转了一下午,期间吃了一个盒饭,试图吃一个赛百位的三明治但未果,见了一个朋友,看了一大堆车,汇报一下感受。

感受一:车展很鸡肋

在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卖场式的展会,究竟还有多大的意义,确实是一个问题。至少以后我每年去一次亚运村汽车市场就好了,即不要门票,还有免费的茶水和貌似贵宾的待遇。当然,如云的美女和妩媚的微笑估计就没有了。

新展馆,似乎面积确实比老国展要大,每个厂商的展台都不小,不小意味着搭建的成本必然不会少,AV设备的成本也必然不低,一个展台烧个几百上千万应该不是什么难办的事,就为了让参观者能和车模美眉留下靓丽的合影,成本未免太高了点吧。

在我看来,好多厂商真的没有必要花这个钱在这搭一个临时4s店,很鸡肋。

相反,倒是像IAT这样的厂商来参展,我觉得可能还有点意思。

感受二:奇瑞很强大

进馆的后门居然直通奇瑞的展台,出来一看,确实觉得不一样。

奇瑞的展台是一年比一年漂亮,产品也是。有两款产品让我印象深刻,东方之子6和奇瑞A3。

相比以前弄一些无意义的跑车和所谓的概念车,这两款车,确实让人看到了主流领导车型的潜质。

奇瑞走到现在,确实无人可以怀疑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和地位,这种影响力,已经从市场的成功搅局者在像市场的主流引导者转变,当然,这种转变的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和阻力会更大,过程可能会比从头开始挑战到取得当前的市场地位还要长,但是毕竟走在了正确的路上,其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在游击战的时期,可以有灵活的战术,可以有无限的底线,但是在相持阶段,拼的就是综合实力了。奇瑞不可能再单纯凭借价格去胜出(同样优秀的产品,同样在中国生产,奇瑞会有多大的成本优势很难说,如果奇瑞要出让自己的利润来维持价格优势,游击战的时候可以这样,但是相持时期已经不能采取这样的战术),意味着必须和当前的主流车型厂商展开系统而全方位的竞争。

很麻烦的是,奇瑞不仅面临和当前主流厂商的竞争,还面临自己的竞争。奇瑞品牌下的历史廉价产品,不断的会争夺奇瑞新主流产品的市场空间,而这种争夺,会让奇瑞在和主流厂商竞争之中显得劣势。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对奇瑞充满信心。中国必然会产生世界一流的汽车厂商,这个大势是无可扭转的,从目前来看,这个大任很有可能由奇瑞来担当完成。

感受三:荣威很困惑

从驾控之旅,到全数字汽车,无不传递了荣威的困惑,而造成这种困惑的,正式荣威自己。

因为收购了罗孚的生产线和技术,所以很快有了荣威750,因为有了荣威750,所以很顺理成章的要把荣威打造成英系车的代表,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但是,对于致力于成为中国市场主流品牌的荣威而言,英系车的定位完全不足于支撑上汽的使命。

荣威因为其第一款产品,以及品牌导入时候的传播,已经让荣威建立了英系车的概念,上汽突然醒悟了,如果荣威要坚决的打英系牌,就意味着,这个花巨资打造的荣威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永远成为不了主流,只能在小众市场做一些市场补充。

这次在车展上推出的荣威550,很漂亮很运动很大陆,和英伦看上去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一个可能是荣威已经不能设计出第二款荣威品牌下的英系车了,更大的可能是,荣威品牌主动求变的一个产品举措。

其实,从荣威大讲驾控起,荣威无论在产品还是在传播上,都开始要丢掉所谓英系和贵雅的定位了。作为中国最牛的汽车集团,其自主品牌一定要是满大街跑的产品,否则就是一种失败。

如果荣威营销团队的水平不是那么高,或者当初的投入不是那么大,现在的转变起来可能会更容易一些,等于是荣威人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不过以上汽的资源,爬出来也并不是多难。

顺便说一句,荣威550创造的D5概念,虽然很牵强,但是体现了他们深谙中国汽车市场传播的精髓。

感受四:北汽很无聊

如果要评选最无聊的展馆,E1应该算是;如果非要评选最无聊的参展商,北汽无疑当仁不让。

在以品牌参展为主流的展会中,所谓汽车集团的身份就变得很尴尬了。把一些在其他品牌展台上出现的车再堆一块,看上去就像个农贸市场。

这里面,以北汽为甚。奔驰,克莱斯勒,吉普,加上自己的北汽越野系列,满满的堆了一地。

还有更无聊的,中间围了个圈子,放了两部无厘头的玩具概念车,以为是一块遮羞布,但却更表明了自己是太平公主。

感受五:自主很大声

也许今天未正式开放的缘故,一直很安静,直到走到了W2,W1。

华晨,比亚迪,还有一堆SUV厂商,依然按耐不住自己的热情,分贝一下高了起来。

感觉很好,展会就要有展会的气氛,大家都面无表情死气沉沉的在展厅里游荡,还以为是拍恐怖片呢。

以上就是在淋雨一个小时,步行5公理之后,发烧中对车展印象的感性记录。

总体感觉,这次车展还不如上次北京车展让人兴奋,也许,这种劳民伤财的展会,如果连现场的表演都要最后取消的话,真的应该歇菜了。

这里面有哪些车,是在4S店见不到的?又有哪些车,是在媒体上没有见过的?又有哪些车,是观众强烈希望现场一看一摸的?至少60%的车,都可以不出现在这次展会上。

如果展车少了60%,我们还需要这样一个半成品的新国展吗?依然是一个问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