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牌(六)-品牌体系

(2006-09-28 23:54:37)
 

前面提到了几个概念和观点:

品牌定位/品牌距离/品牌生命周期

因此,对于一个追求市场占有率的企业而言,不可能永远守着一个品牌

因为,品牌定位和品牌距离既定,品牌所能覆盖的目标群体就已经锁定了,因此,哪怕将品牌做到极致,市场就这么大;而品牌生命周期的存在,并不可能等到第一个品牌消亡的时候,才去从头开始经营第二品牌,于是,往往一个企业,同时拥有几个品牌的情况出现了,这个时候就会涉及到品牌体系构建的问题。即,如何处理多品牌之间的关系

(不排除一个企业,永远守着一个企业,这样的企业,要么就是守住那份荣耀,而放弃市场占有率,要么就是试图用一个品牌获得更多的市场,而最终走向消亡)

通常一开始的时候,一个企业只会拥有一个品牌,这个品牌很多时候是产品和企业不分的,是一个完备的品牌,包含了产品,企业,社会的各方面信息。举个例子,就好像奇瑞;随着产品线的拉长,一个品牌在精确定位上就存在了问题,这个问题在一定限度之内的时候,也就是品牌的核心定位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周边要素出现了变化,并不需要通过新品牌来解决,而可以通过副品牌来解决,比如添加系列号来区分;但是当核心属性发生了改变的时候,新的品牌就出现了。在前面提到,品牌的核心是记忆,所以企业承认不承认是新品牌,只要在用户的记忆里面出现了变化,品牌结构就发生了变化。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用户如何去介绍自己的产品,就可以看出其是如何记忆的。买飘柔洗发水的不会说自己买的是宝洁,买凯美瑞的不会说自己买的是丰田,因此这些子品牌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品牌,因为其记忆核心是这些品牌,而母品牌成为了这些品牌的一些要素而已。更极端的例子就是完全抛开母品牌的痕迹,也就是不希望母品牌成为新的独立品牌的要素,比如Lexus与丰田,maybach与戴姆勒。

所以,如果一个品牌,不希望去维持多个品牌而只保留母品牌,但是又希望有更多的市场覆盖,通常会用一个序列去区分产品而非副品牌,由于这个序列大多为通用词汇并无特定意义,所以会变得难以记忆,从而可以达到以母品牌为记忆核心的效果,比如宝马7系列,奔驰S级,奥迪A6,或者在母品牌后面加上通用词汇Sports,Weekend,无论是7还是Sports都难以成为记忆的核心,因此自然所有记忆的载体依然在母品牌上。

问题在于,为什么企业要作这样的选择,是使用完全独立品牌,半独立品牌,还是使用母品牌+序列?

使用完全独立的品牌,在于原有品牌和新品牌在核心记忆上是难以相容的,共存会产生冲突,如OMEGA和Swatch,品牌不仅要完全独立,而且还要很好的维持品牌之间的区隔,甚至从不会主动提及这二者之间品牌的关系。独立品牌对原有品牌采取的是逃避的态度

半独立品牌在与新品牌成为记忆的核心,但是母品牌成为新品牌的一个支撑要素,以降低沟通成本。在母品牌已经很清晰的属性上面,通过加上母品牌的标签,可以自然的丰富品牌在该层面的信息。半独立品牌对原有品牌采取的是利用的态度

产品系列的方式是坚定的单一品牌的支持者,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但是制约也是很大的。由于定位变得模糊,这样的品牌很容易腹背受敌,不同的行业,对此行为的容忍度不同,决定了这种方式的跨度能有多大。而且,无论序列有多少,只有一个序列能有希望做到这个细分市场的第一,其他序列只是为了作更多市场覆盖而用,绝对不可能每个序列都取得第一。

从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品牌,如果延伸的幅度不大,在母品牌还不是太强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品牌加序列的方式;如果延伸幅度太大,必须推出新的品牌,但是可以通过母品牌进行品牌间的关系的构建;如果母品牌已经是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延伸的风险就很大,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新的独立品牌。

说到底,一切以记忆为核心。品牌体系的构建,要帮助用户记忆,而不是扰乱用户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