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关与传播 |
当公关公司与媒体的关系退化为赤裸裸的交易的时候,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满意。媒体如果成为可以轻易交易的对象,不仅丧失了其自身的价值,同样也得不到公关公司的尊重,尽管在很多时候他们和喜欢这样的媒体;而公关公司如果只是一个交易的操盘手,抛开媒体的鄙视不说,一家企业雇佣这样的公关公司,又有什么价值?公关不是遮羞布,如果没有实际的价值,不妨彻底将其扯去,倒落个清爽凉快。 公关公司被人曲解,很大程度是公关公司自己造成的,这怨不得别人。很多的公关公司,除了知道媒体是可以被交易之外,并不比所服务的企业对公关的理解更深刻,如果这个秘密可以永远的被保守在公关公司圈内,那么公关公司的好日子还没有到头,问题是当有一天这成了公开的秘密,而公关公司的核心价值还在于此的话,那么决定了公关公司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被人鄙视一点也不冤。 那么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关公司,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其生存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企业为什么需要良好的公共关系。这是理解一切问题的前提。 一个企业的所有行为,无论是生产经营活动,融资投资活动,还是招聘辞退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和外界发生联系,而联系的主体是企业,供应商卖东西的对象是企业,员工是与企业签订合同,投资者的钱也是投给这个企业的。然而,所有利益攸关者只能接触到企业的一个界面,事实上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这些主体是永远不可能真实的了解企业的全貌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将导致逆向选择或者道德风险的产生,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效率是相当低下的。我们知道重复博奕机制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道德风险,但是对一单一企业而言,重复博奕并不经常能出现,这个时候需要一个载体,可以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单独博奕行为变成一种重复博奕机制,这个载体,就是公共关系。 一个持续诚信的企业将获得良好的公共关系,公共关系这一显性指标将有助于消除下次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当企业与A交易的时候出现欺诈行为,将损害其公共关系,并将提升其今后交易行为的交易成本;在不存在公共关系评价的时候,只要存在替代,企业可以欺诈A而不获得任何惩罚,因为其可以在下次再度选择与B交易。 因此,公关关系的存在将有效的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升交易效率;公共关系的达成是重复博奕的结果。公共关系其实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总和。 同社会领域的所有指标一样,公关关系存在非对称区间,良好的公共关系没有上限,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公共关系为○,这个企业将不复存在。在公关关系的获得方面也是不对称的,正向增长是缓慢的,而负向变化是迅速的。 然而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机会能是百年老店,能通过漫长的积累去获得良好的公共关系,于是公共关系服务便诞生了,就好像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自身的免疫力去抵抗一样,借助外力,可以实现迅速去病的效果。公关服务就是为取得类似效果而诞生的。 一个专业的公关公司的价值在于能帮助组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实现这以效果的途径就是认知管理,通过强化形成公共关系认知要素的传播来达成这一目标。 因此,公关公司必备的素质之一,就是对传播行为的深刻把握,而大众传播,作为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一种传播模式,自然的成为了公关公司所有服务的首选,大众传媒成为了传播的首选媒介。 (to be contin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