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届全国“十月诗会”暨“全国知名作家资兴采风”在资兴举行

(2012-09-26 22:36:20)
标签:

焉然

诗歌

十月诗会

东江湖资兴

萧萧落红

    新华网2012年09月23日讯:全国知名诗人、作家采风活动昨在资兴市举行

    由省文联、《十月》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十月诗会”暨全国知名作家采风活动在资兴市举行。来自北京、广西、辽宁、重庆等地的47名全国知名诗人、作家齐聚资兴,开展诗歌研讨与采风活动。省政协副主席谭仲池出席。

    资兴是山水之城、文化之城、开放之城,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湖南首批旅游强市,也是文人墨客采风创作首选地之一。

    据介绍,这次为期5天的采风活动中,除举行“新世纪诗歌观察与思考”研讨会外,作家们还将深入资兴工业园区、东江湾景区、雾漫小东江、东江湖、清江乡等地进行采风创作。

http://s15/middle/4588791bxcaa0b7b9075e&690

          第三届全国“十月诗会”暨“新世纪诗歌观察与思考”研讨会开幕现场


http://s16/middle/4588791bxcaa0b861d91f&690
          前排右起:八零、冉正万、江子、夏午、安琪、宋晓杰、焉然 (研讨会现场)

      http://s1/middle/4588791bx7ac540746d90&690
                              研讨会现场: 前排左起 焉然、宋晓杰、安琪、夏午等

 

http://s5/middle/4588791bxcaa0b730ba14&690

                           “十月诗会”研讨会现场

http://s13/middle/4588791bxcba36e9c740c&690
                         在欢迎宴上(左起:谷禾、八零、焉然、苏历铭、铁夫)

http://s16/middle/4588791bx7ac38b1e065f&690

                                    杨炳麟(右)、焉然在欢迎宴上

http://s6/middle/4588791bxcba36fff41c5&690
                           参观奇石馆 (右起:邹汉明、申林、夏午、焉然)

 

http://s16/middle/4588791bxcba3778fbdef&690

       (赠书)王巨才,诗人,作家。原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中国作协第六、七届主席团委员

 

http://s8/middle/4588791bxcba37636ae37&690
                        泛舟畅谈 (左起:王巨才、云玫、刘虔 

                                    右起:谭仲池、陈东捷、程绍武)

http://s15/middle/4588791bxcba3a9db424e&690
                          参观农耕博物馆 (右起:杨炳麟、林雪、申林、焉然)


 

http://s7/middle/4588791bxcaa0b9fd1936&690

                    左起:林雪、云玫、焉然、李南、宋晓杰、安琪 (东江湖采风 


          http://s16/middle/4588791bxcba3a044268f&690
                             行走观雾栈道(左起:苏历铭、焉然、杨炳麟、谷禾)

 

   影响力中国网讯: 

    2012年9月22日,第三届“十月诗会”暨“全国知名作家资兴采风活动”在资兴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知名作家、诗人、学者相聚资兴,开展为期三天的研讨、采风活动。

  据悉,“十月诗会“作为《十月》杂志社的一项重要活动,已于2010年和2011年分别在山西长治和广西兴安成功举办两届。此次“十月诗会”选择在资兴举办,就是因为资兴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广大诗人、作家。整个诗会持续三天,举行了“新世纪诗歌观察与思考”研讨会,并深入东江湖、雾漫小东江、三湘四水东江湖、寿佛寺、湘南植物园、东江湾、江北工业园等地进行实地采风和创作。
   以作家敏锐和深情写出大量力作的胡弦、李南、汤松波的三位诗人获得2012年度《十月》诗歌奖。9月22日,他们在资兴宾馆接受第三届 “十月”诗歌奖。他们感激读者,尤其是诗歌爱好者对获奖作品的理解和支持,胡弦称自己是一名执笔者,真正写诗者是今天到场的各位和没来的千千万万同仁。
  诗人李南代表三位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她说:“一个拥有诗歌的国家才会拥有温暖和希望,一个崇尚诗歌的时代才会真正进入人性的时代”。
   授奖大会由湖南省、《十月》杂志社主办,资兴市委承办。

     2012年度十月诗歌奖获奖作品和颁奖词

  《寻墨记》(原刊于《十月》2012年第5期,作者胡弦)

  颁奖词:

  诗人胡弦的《寻墨记》可称为近年来不多见的小长诗力作。它将日常描述与诗人内心视像深度结合,再现了人生与艺术的磨难与赐福;它行文专注而又凝神,语调含蓄而又弹性十足,它在人生与艺术的遭遇、命运和精神的场域回溯和穿梭,不断地呈现着事物内部的纹理和秘密。它是敞开的,又是自我的,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诗的招魂。

  

  《羞愧》(原刊于《十月》2012年第2期,作者李 南)

  颁奖词:

  在当下的女性诗歌写作群落里,诗人李南有着自己独特的声音。这声音仿佛暗夜里的光,有温暖而悲凉的双重听觉,更有直入心灵的力量,这力量来源于她目光的向下和心灵的向上。李南不是这个时代的挑战者和布道者,她只是作为最普通的人,执著地为世界和众生歌唱,而组诗《羞愧》就是她用源源的爱和真善所唱出的“中国好声音”。

  

  《崀山,崀山》(原刊于《十月》2012年第3期,作者汤松波)

  颁奖词:

  诗人汤松波的组诗《崀山,崀山》是一组格调明媚、情感深沉的故乡情歌,它吟唱的是故乡随处可见的小事物和只有树叶大的小日子,呈现的却是诗人内心的大情感和大境界,它不仅是故乡的云杉、月亮、筒车、苦楝等凡俗事物和大雪、重阳、清明等时间季节的留恋和怀念,更在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上对“故乡”进行了诗的再建和重构。

  

 

        【郴州日报】东江湖畔诗意浓 

    

    时间:12年09月30日作者:本报记者  肖向荣 

 

  9月的资兴,风光似锦,硕果满枝。仲秋时节本已略带寒意的空气,却因一群文人墨客的到来,弥散出浓郁而热烈的诗情画意。9月23日至24日,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王巨才,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谭仲池,作家、广西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诗人、《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刘虔等一行共50多名全国知名作家、诗人、学者汇聚在美丽而又充满灵性的东江湖畔,畅谈我国当代诗歌的发展,感受资兴近年来各方面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深入东江湖、雾漫小东江、 “三湘四水”东江湖旅游文化步行街、寿佛寺、湘南植物园、东江湾、江北工业园等地进行实地采风和创作,揽资兴山水,品风土人情,为文学创作搜集素材和灵感。

  在这里,文士们的眼睛,为资兴的青山秀水而动情。在这里,资兴的山水,因诗意的渲染而备显柔媚。 “思想和情感才是诗歌的根本”

  诸多知名作家、诗人、学者汇聚一堂,对文学发展的探讨和交流必不可少。此次活动中, “新世纪诗歌观察与思考”的研讨成为大家讨论的主题。

  谈到对新世纪诗歌的看法,评论家、浙江《嘉兴日报》文艺部主任邹汉明表示,新世纪网络诗歌的兴起,改变了诗歌的传播方式,让参与诗歌的人更多,也让语言变得更丰富,使诗歌易于交流且显得分外活跃。但他也直言,或许正是因为网络令写作变得容易,很多人对琐碎事物的关注过多,反而剥裂了诗歌的 “大功能”,让诗歌成为了 “小世界”的描绘,难以出现整体的声音,这是需要扭转的状况, “一个诗人,应该知道如何处理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他感到,目前诗歌在新语言运用的推进方面做得还不理想,根源或许在于,很多年轻诗人对古典文字的掌握都还不熟练, “年轻一代孕育语言应该有更沉稳的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认为,当前诗歌题材单一、写法雷同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对诗歌的发展十分不利。 “每个人的诗歌,都要有自己的精神、语境和思考,要有自己的独特性。”诗人胡丘林则指出,目前诗歌的自主化发展比较明显,但诗歌教育方面却没有跟上, “从体制上来说,大多数人还是没有把文学当作艺术,而是当作某种工具,这是很不合适的。”他建议对诗歌界、教育界都要加强对诗歌教育的重视,让诗歌回归到灵性、灵魂、灵敏的轨道上来。

  “思想和情感才是诗歌的根本。”诗人、 《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刘虔表示, “诗要展现的,不仅仅是语言,它更重要的东西是内涵,只有把事物内在的东西挖掘出来,才能有自己的个性,才能弥补精神的缺陷,才能发出时代的声音。”诗人苏历铭也呼吁,在相对浮躁的大环境下,诗歌艺术 “要找到自己的方向,要坚守自己的态度”。诗人要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创作出具有饱满和强大精神内涵的诗歌作品,让诗歌的力量渗透现实生活。这个观点,成为在座所有诗人、作家、学者的共识。 “这是上天赐给资兴的一笔宝贵财富!”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在接下来的采风活动中,诗人、作家、学者们品山水、下村寨、进农家、访百姓,用脚步感受资兴的厚重,用眼光探索资兴的魅力,用心灵触摸资兴的活力。

  9月23日上午,众人首先领略到的是 “雾漫小东江”的朦胧清雅。还未下车,一弯清澈见底的碧水就已引发连连惊叹。来自上海的80后女诗人夏午按捺不住地说: “这么漂亮的水,让人真想一头扎进去!”兜率灵岩、东江湖、寿佛寺、五岭农耕文明博物馆、古南岳回龙山……每一处景色都让众人为之倾倒。尤其是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江湖,素有 “湘南洞庭”之称,集山的灵秀、水的神韵于一体,湖面烟波浩淼,湖水晶莹透澈,山奇水秀,这一切,都大大激起了诸位文士的诗意情怀。

  资兴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更是让众人深受触动。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王巨才接受采访时,由衷感叹:“资兴的山水非常美,看了后非常舒心。资兴人对东江湖的保护更是好,这个发展思路非常有益,说明了资兴人素质高、有远见。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这一宝贵财富,对东江湖的开发要高起点、有规划,要在保护中开发。”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谭仲池也认为, “东江湖展现了大自然的灵气,一定要保护好东江湖原生态的东西和文化,这是上天赐给资兴的一笔宝贵财富”。

  “心在云间飞翔”

  饱览资兴风光之后,众人的诗性也喷涌而出,即兴挥毫泼墨,文人墨客们深厚的艺术功底展露无遗。

  “难得浮生此日游”,是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王巨才对此行最大、最深的感受。他还为资兴文联题写了 “百花齐放”字幅,鼓励文艺工作者要多创作、为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并写下 “道德文章”四字,勉励大家站稳文人的脚跟,摆正从文的态度,写好笔下的文章。

  “诗意东江湖”、 “云水无尘”是东江湖给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谭仲池留下的深刻印象,如此曼妙的风景,也让谭仲池发出了置身其中 “心在云间飞翔”以至 “情倾东江”的赞叹。诗人、湖北经济广播电台副台长余笑忠难抑心中激情,也发出了 “山水资兴”的赞美。作家、《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刘虔则为《今日资兴》报题写了报名。随后,其他作家、诗人、学者也纷纷进行了文艺创作,为美丽而充满活力的资兴留下了动人诗篇。

  “采一缕清风,让它成为诗的衣袂;取一壶碧水,着它化为诗的肢体;揉一份诚挚,塑它凝为诗的灵魂;就这样,让我在诗的暖怀中,长醉不醒。”将要离开时,众多作家、诗人、学者满怀留恋,纷纷表示,这次采风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资兴的蓬勃发展,东江的滋润诗意,定会为他们带来无尽的灵感,他们回去之后也一定会把在资兴感受到的奋进鼓舞和激荡情怀化为篇篇作品,为美丽的资兴献上激情的赞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