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 访 兰 溪 

(2006-09-07 00:21:34)

          探 访 兰 溪

             紫 衣  

 

      探 <wbr>访 <wbr>兰 <wbr>溪         

    近一个月的连日奔忙,甚是疲累。久未享受这周末的休息了,打消了在家抱枕酣睡的念头,想起了那片兰的芳菲之地。当下打定主意,去看看那些久违的纤纤君子。随即一通电话,告知俩“死党”:你俩不早想跟我去游兰溪吗?明日一早,吾去兰溪,尔等若去,早作打算,过期不候!那两位,先后不一却是异口同声江湖不兴你这种玩法呵!以为人都象你似的,军事行动呵!不容我们安顿孩子,你那儿子也不管了?我坏笑着答:本周,已将吾儿交予学校也!电话那端竟又同声答曰:真服了你了!

次日清晨,驾着借来的那辆“捷达”,接了那俩被我称之“婆婆妈妈”之辈及其儿女,仨女人,俩孩子一行五人,欢天喜地往兰溪奔去。出了市区,再拐上去东乡一带的公路。从车窗望去,一掠而过的白杨树在晨曦的照耀下,翠绿的叶子有如鳞片闪现点点银光。我令俩孩子大开车窗,扑面而来的风,浸着林木的味道,拂掠着肌肤,滋润着肺腑,更爽了我们的心。

新修建的乡村水泥公路比以往好走多了,但毕竟比省道窄了许多,且多弯道。我这“二椅子”司机只得全神贯注驾车慎行,对迎面而来的车不敢有半点造次。四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了一个多钟头,终于到得一僻静山谷。

          http://pics.hmlan.com/pai_pics/big/2006-9/200694182325_2de920c4.jpg访 兰 溪 " TITLE="探 访 兰 溪 " />                                                                                                 兰中上品--素心 

 

车未至停稳,那俩孩子,早雀跃着,往溪边奔去。我等三个女人下得车来,不由而同,深深地,吸纳着这宜人的清新。“出来真好”我轻言道,有如梦靥,有如叹息。这是久闭的心扉开启的声音,是预备着将负累已久的心放飞起舞了。

抬眼望,群山连绵,崇山峻岭,似千峰排戟。一条山道,崎岖婉廷,两旁树木森森。一条小溪,溪涧鱼儿虾儿安逸地游弋。一溜青草地,星星点点,撒落着粉的黄的野花。空气中,淡淡的,一缕幽香飘浮。

这就是梦一般的兰溪。

第一次知道兰溪,是在三年前,为陪同省厅的同行到东乡一带调研,基层所里的同事盛情相邀,领我们去了一个名叫兰市的集镇,说让省里的同行感觉这里本乡本土的花市。那天恰逢集日,一些老乡,或袋提手捧着一株株,狭长的叶间或有一枝白色或淡紫的小花,拿到集市上交易。这不是兰花么?无怪乎称兰市呢。再问卖兰的老乡,得知兰市有兰溪,那里的兰草很是繁茂,山前溪涧,一蓬蓬,一丛丛,或许不经意,就有一株兰倒卧脚下了。

古往今来,兰一直为文人雅士所钟爱。其生于幽谷疏石败叶之中,幽香清远,发彩自然。她的银根盘错,铁线常青,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之容,更兼以有花有节,历寒不凋,历贫不衰,无娇柔造作之态,无趋势求媚之品而列于“四君子”之一,誉为“国之第一香”

  http://pics.hmlan.com/pai_pics/big/2006-9/200694105533_28aa17dc.jpg访 兰 溪 " TITLE="探 访 兰 溪 " />

        兰-春梅

 

兰喜阴,好湿润。

珍稀兰草多为野生,大都生长在山隅石壁。灌木丛中,荒山野岭、人迹罕至之处,正是兰草吸天地之灵气,偷生暗长之佳隅。环境愈恶劣,兰草愈芬芳。其花形清丽、叶形柔美、芳香幽雅,即遇零下30度严寒,亦无所畏惧。

兰溪,正处于自然植被茂密的原生态森林狭谷,清涧幽林,浓荫掩蔽。地沃湿润,这正是兰草蕴育繁荣的理想之所。

兰溪的野生兰有几十种,以季节分,有春兰,也称草兰;夏兰,又名蕙兰;秋兰,亦名建兰;还有西南地区较为少见的寒兰,即冬兰。春兰叶窄,花淡黄或黄绿,也有白色。以梅瓣、水仙瓣、莲瓣花形为上品。夏兰,直立而粗长,一茎多花,香浓烈,生于兰溪的品种不多。秋兰亦可常见,素心兰是此中上品,只是需得花一番功夫方能求得。

探寻兰溪的渊源,却是由俗得雅。当初不知兰的兰溪,没有人留意过溪涧沟旁生长的这些不起眼的花草,正应了“识之者为宝,不识之为草”。劳作之余,偶尔凑近了,嗅嗅那一缕芳香,以解劳顿。岁月流经的不意之中,被偶尔至此的外来生意人发觉。于是,兰溪有兰,便渐为人们所知。俗语物以稀贵。兰溪的兰,虽为众人发现,然兰草多了,在乡民的眼里,兰亦以斤两计价,身价只略高于青菜。“草比苗贵”,乡民的感觉只是多了一条财路而已。正所谓:久有兰市,不知其名;久居兰溪,不知其香;久闻兰香,不知其珍也!

 时光推移,世事变迁,也许是兰溪的乡亲眼界开阔了,见多识广了。兰溪的兰,终于不再沉寂,终于走出了大山,为世人所识。同时,又远涉江渐,被各地爱兰者视为上品。而今,若有外乡人到兰溪,如若有问及兰有,兰溪人便会与之诿诿道来。又有城里那些爱兰者组成了“兰草协会”,时而至此探访。而我等,虽只知兰在《诗经》中屡见,却一边翻弄诸如《兰蕙镜》、《养兰说》或《金漳兰谱》一类的“兰经”,一边于阳台或居室种兰数盆,于幽香满庭时,也得以附庸风雅了。及至来到兰溪,看到这于溪涧山野顾自吐露芳华的这般执着,才真正领略了“兰在幽林亦自芳”,才知其隐谷之中,见慧独茂之隽雅。

     http://pics.hmlan.com/pai_pics/big/2006-9/200696195244_88ca10b7.jpg访 兰 溪 " TITLE="探 访 兰 溪 " />

              兰--银边

 

极目四野,芳草离离,间杂于溪畔林涧的丛丛兰草,有的叶片刚劲,有的低伏了腰肢,那花剑亭亭玉立,不折不弯,白的,洁如云,紫的,绯若霞,黄绿的,灿似锦缎。蜿迤流过的溪水,于霞晖映照中亦如彩练。挥挥手,兰香沁人心脾,真有些“暗香盈袖”的味道了。

及至傍晚,又是回家的时候了。告别盛情款待我们的老乡,追着西斜的太阳,我们又走在兰溪必经的弯弯山道上。两个孩子似乎未得尽兴,包藏”乐而不返“之心,而我等“妈妈们”家事公事繁杂,坚决否定了俩孩子在兰溪滞留一晚的提议。眼见难达目的,孩子却也不乏机灵。一个满脸媚态笑对我说:阿姨,就知道与你出门一定开心。要不,才不会答应陪我妈来啦!另一个则殷勤有加地问我:阿姨,你家小韬怎地就开学了?真替他可惜呵!这等好玩的地方,都没享受到。阿姨,要不,下星期,我们还来,你也让小韬享受享受呗!我心尽知这俩小儿之诡计,便答:我家小韬呵,早你们之前就享受过了!俩小儿齐声:没戏了,晕!!我暗踩油门,一个个前倾后仰。于是,洒下了一路的欢笑。

  那时,几颗心,就如兰溪的空气,清新、明净,满载的,都是希望,都是灿烂。
    http://pics.hmlan.com/pai_pics/big/2006-9/200696231035_f72e5df0.jpg访 兰 溪 " TITLE="探 访 兰 溪 " /> 
                兰-蝴蝶
 
探 <wbr>访 <wbr>兰 <wbr>溪 
 
                               开心,得了一株寒兰
 
http://www.sxrb.com/mag4/images/20041217/ll04121545.JPG访 兰 溪 " /> 还有什么,能如此娇艳?还有什么,能如此妖娆?兰,花中君子,幽香清远,神静韵高]

文章引用自:http://紫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紫衣留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