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夜话>--柯云路析《红楼梦》

(2006-08-08 15:29:54)

          红 楼 夜 话

 
   紫衣浏览作家柯云路的博,发现柯先生对《红楼梦》却有独到之研析。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情结"
 
           柯云路
  
  一部广泛流传的文学名著,往往和一个广泛流传的童话故事一样,隐含着一些最普遍、最强烈的"情结"。今天,我们并不想全面地评价《红楼梦》,我们只想说,《红楼梦》中隐含着作者曹雪芹的一个潜意识结构,我们将这个结构姑妄称之为"贾宝玉情结"。
 
 
 
<红楼夜话>--柯云路析《红楼梦》
 
独占所有可爱女性的梦想
 
  对于"贾宝玉情结",人们不一定都看得那么清楚。
  我们相信曹雪芹对封建社会,对他所经历的封建社会的家族斗争、政治统治、人际关系的倾轧、人性的被压抑是有深刻认识的。我们也相信曹雪芹在相当程度上自觉地运用了象征手段,用各种隐喻的方法对封建社会生活进行批判。这些象征手法遍布全篇,包括落实到许多人名的谐音处理上。我们也相信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人性压抑、爱情压抑所做的抨击,相信曹雪芹在这部作品中的被今人称之为批判性的义愤。
  然而,在他相当程度地有意识地做到这一切的过程中,他流露出了自身潜意识中的"贾宝玉情结"。
  这个情结似乎由三个方面构成:
  一,仇父。
  这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仇父,用我们的话说,是文化化了的仇父。
  他的仇父情结是和父亲所代表的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那种君本位、父本位、官本位的统治相联系的。因此,他的仇父情结在某种程度上是政治化、社会化了的,是包含着社会批判精神的。
但确实同时表现为仇父,而且是有血有肉地仇父。
  二,恋母。
  恋母情结在《红楼梦》中是以比较隐蔽、宽泛、转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它在贾宝玉和生母王夫人的关系中体现得不十分显著,因此常常被忽略。而在贾宝玉和贾母的关系中倒有一种变相的体现,但也还不是最重要的表现。
  最重要的表现是他和众多年轻女性的交往。可以说,在和身边相当多女性的交往中,对方都扮演着小母亲的角色。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并不能说是贾宝玉真正的爱人。当今人把宝黛之间的爱情作为主线研究的时候,这只是小说外在的情节结构;如果按照真实情感的逻辑深刻体会,那么,贾宝玉对林黛玉并没有那种真正性意味的爱情。他与林黛玉有的是两小无猜、争嘴斗闹的精神刺激。
  倒是袭人与他的关系体现着贾宝玉真正需要和依恋的女性情感。袭人这类女性的存在,对贾宝玉而言还都是小母亲的角色,在对他爱抚、哄慰的同时,还提供着性的奉献。贾宝玉在《红楼梦》中首次或者说真正发生性关系的对象,恰恰是袭人而不是别的人,这种情节上的自然安排恰恰是潜意识所为。
  
当有些人把薛宝钗和林黛玉放在一起,看做合二而一的形象,看做贾宝玉或者曹雪芹心目中理想爱人的时候,我们倒要说,不妨把宝钗、黛玉和袭人三位一体地放在一起研究更合适。
  在这里,薛宝钗是正统观念上的、名分上的妻子形象。贾宝玉对她的需要,也只是名分、名誉和说法上的需要。贾宝玉对薛宝钗的暧昧态度,表明了曹雪芹对待封建正统礼教不得不接受甚至是自然而然接受的一面。
  而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关系则是纯粹的精神生活,是少年玩笑游戏和精神上相互欣赏的伴侣。
  一直呵护在身边的袭人却以更加家庭氛围的、男女性爱色彩的、充满情欲气息的面目出现在贾宝玉的生活中。这也是相当多的成熟男性读完《红楼梦》之后,在情感上更倾向的不是林黛玉、薛宝钗,而是袭人的原因,这其实是曹雪芹爱情观念潜意识流露的影响。
  三,企图占有一切可爱的女性。
  当我们把贾宝玉说成是同情女性的"女权主义者"时,把贾宝玉的"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的说法当做贾宝玉在封建社会有着爱护女性、尊重女性的"民主意识"时,有可能是非常可笑的。贾宝玉对待女人的真正态度,是希望天下所有可爱的女孩子都归他所有。从这个意义上,他憎恨女孩子受到的其他一切男性社会的压迫和欺凌。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为贾宝玉的这一情结提供了得以实现的王国。在这个女儿国中,作为惟一的男性,他实现了独占所有可爱女性的梦想。
  即使再肯定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意识,再肯定他在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中所做的种种富有攻击性的象征安排,并不能掩饰他潜意识的这一真实流露。
  认识了仇父、恋母、企图占有所有可爱女性的"贾宝玉情结",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红楼梦》整体价值的多方面评价。
  我们只是说,"贾宝玉情结"是透视《红楼梦》不可缺少的一个层次,我们还会从《红楼梦》中发现更多的层次。
  正是通过《红楼梦》,我们看到俄狄普斯情结是社会化的,是文化化的,在《红楼梦》中的表现完全是"贾宝玉式"的,是结合了贾宝玉所处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生活的。
 
最容易发生婚外情的男人
 
  真正的"贾宝玉情结"也可以说成是"护花神情结"。
  贾宝玉几乎是本能地对天下一切可爱的女子都怀有强烈的怜香惜玉、要充当保护神的情结。正像他的雅号"怡红公子"一样,他活在  这个世界上,一个很大的心理冲动就是要使女孩们快乐怡悦。
  对林黛玉、对袭人、对晴雯等最亲近的女孩们,他表现出了这种护花神情结。而在"投鼠忌器,宝玉瞒脏"的情节中,在"为平儿理妆"、"替香菱换裙"的情节中,则更充分地表现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普及爱心的努力。即使越出力所能及的范围,这种情结也在无边无际地起着作用,他替一切受到命运欺凌的可爱女子惋惜和不平,常常因为鞭长莫及而咬牙切齿、长嘘短叹。
  这种"护花神情结",我们在许多男人身上都可以看到。
  从一般意义上讲,相当多的男人都多少有一点这种情结;但真正具有贾宝玉这样典型的"护花神情结"的男人只是一部分。
  形成这种差别的一般性规律是,凡是那些面对女人世界比较成功的男人,可能有比较强烈的护花神情结;而面对女人世界比较失败的男人,常常缺乏这个情结。对于女人是具有足够的爱心,还是比较冷漠,似乎是"护花神情结"强弱的原因。
  如果更深入地进行研究,我们就能对"护花神情结"的形成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它肯定来源于最初对母亲的爱恋,同时也来源于最初对其他异性譬如同龄女孩的爱恋。
  这种把母亲包括在内的对异性的爱恋本质上是排他的,是排斥父亲与其他男性的。从这一点上讲,这是企图占有一切他所爱恋女性的男孩情结的延伸。
  在幼小的年龄,小男孩排斥父亲和一切男人与母亲的亲近。他有可能冲过去,把一切与母亲亲近的男人推开,而将自己插在其中。当那些男性对母亲的亲近变成欺侮时,他冲过去的行动就可能是护花神角色的最初萌芽。
  二,一般来说,对异性爱恋的排他性与对异性保护的责任感显然是有差异的。排他直接根源于爱恋,保护虽然也根源于爱恋,但无疑还要有其他的心理内容。
  幼小的男孩对母亲或者对其他异性的爱恋,最初的表现是排他性,而远没有什么护花神情结。"护花神情结"是成熟有力的男性角色。
  这是一个小男孩逐渐成长为真正男人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很多时候,就是在对父亲的模仿和学习中形成的。
  广泛地说,则是对整个男人角色的学习。
  父亲对母亲的保护,这个世界其他男人对女人的保护,稍微大一些的儿童中男孩对女孩的保护,这一切,让他学习到了保护女性的男人角色。
  三,这种角色最直接的来源,是一个有着小妹妹的小男孩的兄长地位。
  从小带着妹妹们生活的小男孩,会在心中根深蒂固地种下"护花神情结"。他们曾一次又一次在妹妹啼哭时冲过去实行保护的责任,也可能是将妹妹从跌倒的土地上抱起来,也可能是将恐吓了妹妹的毛毛虫踩死,也可能是挥起拳头去教训那些欺负妹妹的男孩,这一切都使这个小哥哥越来越具有了保护妹妹的强烈情结。这种情结很容易延伸到一切女孩身上,成为带有广泛意义的"护花神情结"。
  从这个意义上讲,"护花神情结"是哥哥对妹妹的情结。
  四,即使没有亲妹妹,倘若一个小男孩的生活环境中有比较多的同龄女孩与之相厮磨,他从这些女孩中得到友情,得到信赖,同样给他提供了类似的做哥哥的环境。他依然能在学习中形成充分的哥哥角色,去保护那些需要他保护的妹妹们。
  贾宝玉从小就在这样的女儿国中成长起来。
  无论这些女孩比他年幼还是年长,在和她们的厮混中,他既是小弟弟,也是小哥哥。他受到她们的照顾,又由于"宝二爷"的身份反过来成为照顾她们的"大男人"。
  这是贾宝玉护花神情结得以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从小没有当过哥哥、从小没有得到小女孩亲近、友爱、信赖的男孩子,很难形成像贾宝玉这样典型的护花神情结。
  五,从本质上讲,哥哥的角色就是小父亲的角色。这是很容易从父亲以及其他父辈男性们那里学习到的角色。护花神情结强烈的人,常常也是父亲心理比较完备的男人。
  那些一辈子只想做儿子的小男人,有时候来不及做普降及时雨的护花神,他们只想得到女性的照顾,却无暇去照顾女性世界;而面对女人世界具有父亲角色的大男人,则比较容易扮演护花神的角色,因为他们时时有张开雄性的羽翼保护女性的本能。
  贾宝玉正是在从小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强烈的"护花神情结"。他对生活中特别是婚姻中不如意的可爱女子有着强烈的爱怜之心,为此而牵动感情,是典型的"多情公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典型。
  他们或许不像贾宝玉那样风流倜傥,然而,这种情结却时时牵动着他们,使他们对可怜可爱的女人发出此起彼伏的叹惋,为她们的不平遭遇扼腕。他们常常可能做出类似贾宝玉的护花神举动,为他所怜爱的女子提供帮助。

  认识"贾宝玉情结",认识这种情结的一般性表现,特别是认识这种情结的典型表现,无疑是男人认识自己和女人认识男人的必要智慧。
 
 

文章引用自:http://柯云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