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悲壮的蒙古人—土尔扈特部

标签:
转载 |
土尔扈特部是西蒙古的四部之一,最初活动在今天塔城一带地区。17世纪30年代,为了避免被满人兼并,就离开故乡向西迁徙,到今天的伏尔加河流域地区游牧定居。而后不久,沙俄强大,向外拓展势力,逐渐控制了这一地区,沙俄用尽威逼利诱等种种卑劣手段,强迫土尔扈特部归附俄国。土尔扈特人坚不屈从。但是随着沙俄对土尔扈特部的欺凌和政治压迫日渐加深,土尔扈特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由于本人文笔有限无法描绘当时东迁的惨烈和悲壮 。这里只能通过动迁表现出沙俄和清朝中国的残暴和虚伪!
土尔扈特人,对于百余年前的祖先故土,和故土上的蒙古族兄弟,也是有感情的。象成吉思汗那样,使全体蒙古人统一为一个国家,始终不失为散居各地的蒙古人的一种理想。这也是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原因。1640年,由准噶尔的巴图尔珲台吉倡议举行了塔尔巴哈台会盟。除了已归附清朝的漠南蒙古末参加之外,喀尔喀与卫拉特各部二十八位首领在会上制定了著名的《卫拉特法典》,其主要规定就是要蒙古民族联合一致,共御外敌。“会议强有力地激起蒙古人的民族感情,唤醒了卡尔梅克人在血缘关系上同其他蒙古部落团结起来的意识,这种意识在卡尔梅克民族民族史上是以这种事实表现出来的,即卡尔梅克的汗们渴望同准噶尔有统治权的名门家族联亲。卡尔梅克人经常到准噶尔和圣地西藏去,再那里,希望当汗的人为自己取得统治权寻求支持。
许多论著断言土尔扈特人东归的目的,是真心向清朝统治的多民族祖国。但是,我们不妨设身处地想想,接受清朝的统治,符合土尔扈特人的理想吗?俄国是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封建专制国家,清朝又何尝不是与俄国半斤八两?何况当时中国的乾隆皇帝是个典型的传统式封建专制君主,而俄国同时期的女沙皇叶卡特林娜二世已经试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倡导,逃避开明政策较多朝气的沙俄,奔向暮气教重的清朝,要逃避的是独立即将失去的危险,所奔向的却是独立拱手让人得现实,土尔扈特人何乐而为此?如果说俄国的压迫沉重,那又有什么证据证明土尔扈特人相信清朝的压迫会轻多少?
土尔扈特离俄归华,是沙皇俄国的失败,清朝中国的胜利。但对土尔扈特人的自身来说,东归及末能挽救汗国于危亡,有未能增进人民的自由和幸福,反而使民族元气大伤,17万人仅剩3万多人实在没有胜利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