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

标签:
大荒山海经大荒四经文化历史 |
大荒,指边远荒凉的地方。以"大荒"命名的地区或者国家通常都是极指其偏远荒凉。有时也指大灾。
在《山海经》中,海内、海外、大荒指的是时空中历史的远方。相比较而言,海外比海内的年代要更久远,大荒是比海外、海内更为遥远的时代或者说时空距离。《山海经》中的《大荒四经》具体可能是商朝及其四方区域的地域考察记录。
目录 |
---|
折叠释意
[famine year;year of bad harvest]∶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304892106b8321a9.jpg灾情严重的荒年
1.荒废不治。《荀子·强国》:"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杨倞 注:"大荒,谓都荒废不治也。"
2.大灾之年。《周礼·地官·大司徒》:"大荒大札,则令邦国移民通财,舍禁弛力,薄征缓刑。" 郑玄 注:"大荒,大凶年也。"
《国语·吴语》:"今 吴 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
3.荒远的地方;边远地区。《山海经·大荒东经》:" 东海 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大言 ,日月所出。"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为五代道士杜光庭编录。一卷。 杜在自序中称:"太史公云:大荒之内,名山五千,其间五岳作镇,十山为佐。又 《龟山玉经》云:十天之内,有洞天三十六,别有日月星辰灵仙宫阙,主御罪福,典录 死生有高真所居,仙王所理。又有海外五岳,三岛十洲,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二 十四化,四镇诸山。今总一卷,用传好事之士。 其有宫城处所,得道姓名,洞府主张,仙曹品秩,事条繁广,不可备书,聊记所管 郡县及仙坛宫观大数而已。"
《文选·左思<<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19,110,194)"
href="https://baike.so.com/doc/6434290-6647968.html"
target=_blank>吴都赋>》:"出乎大荒之中,行乎东极之外。" 刘逵 注:"大荒,谓海外也。"
宋
明
4.空旷阔大的野外,暗寓气象开阔辽远之气。"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唐朝李白《渡荆门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