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爱,不要让孩子营养过剩

(2015-04-09 06:00:30)
标签:

育儿

   我家大儿子独立生活能力较强,他上大学,出门在外,只要有身份证,带着钱,OK,一切搞定。我从不为他操心,顶多嘱咐一下注意安全。

 

二小呢,按说也有自己的主意,动手能力未必差,却被妈妈关心得细致入微。久而久之,孩子不买账,大人也觉得委屈。我不只一次看到,老婆让小子学习或者睡觉,小子全神贯注地看电视,无论老婆在身边怎么吼叫,小子就是雷打不动。老婆恼羞成怒,却毫无办法。我拔掉电视机的电源,冷眼瞧一眼儿子,言简意赅,说一声“睡觉”或“学习”,孩子就言听计从。
 
为什么言听计从呢?讲一件事儿吧。我们家住五楼六楼,我平常睡六楼。暑假的中午,我们已经安排二小午休,各自休息,相安无事。这时,我觉得楼下不对劲,小子说不定有什么花招。我悄悄地开门,一看,小子果然在偷偷地看电视。我沉默着,抱起小子,将他摁在我的膝盖上,对着屁股就是两巴掌。放开小子,他就颠颠儿地睡觉去了。
 
对孩子的管理,废话越多,孩子越是不以为然。在家庭里,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对孩子说话最多的,最絮叨的,就是最没有权威的。

为什么多数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不惧怕妈妈的管教,妈妈的权威在他们面前近乎为零呢?就是因为,妈妈的关心不是孩子最需要的,妈妈对孩子的关心细致入微,但孩子却希望自己做主。再就是,妈妈只会关心,但很少严肃,久而久之,孩子就敢于对妈妈横眉冷对。因此,孩子只服从家庭里定规矩的爸爸,妈妈不是定规矩的,孩子从心里少了些敬畏。
 
今天,清明节放假的最后一天,我带着二小,跟着一个朋友全家,去郊外看桃花。出行前被老婆叮嘱得心烦意乱。儿子带着大瓶子水,结果一口也没喝,穿着厚厚的外套,走几步便是一身汗水,口袋里塞了一大团纸,结果丢在了车上。下午4点多,我和儿子回到家,各自忙自己的事儿,孩子做卷子,我敲打博文。这时候,老婆又凑近,非要孩子喝水,而且不厌其烦地嘱咐来嘱咐去。其实,孩子不傻,孩子渴了会自己喝水,孩子累了,会自己睡觉。妈妈的这番唠叨令人心烦,难怪小子就是把她的话当做耳旁风。

在伺候孩子时,老婆任劳任怨得像个奴隶,她总是希望把自己的付出,能赢得孩子的回报。我像,很多母亲都是这样期待的。而现实中,妈妈们对孩子管得越是细致入微,孩子越是容易令你失望。你一直搀扶着孩子走路,孩子没有足够的锻炼,当你希望孩子成为长跑健将的时候,孩子怎么会迈开脚步呢?

 

   妈妈很容易以成人的目光,把孩子视为长不大的宠物。像我家孩子,放学后写作业,孩他妈要为孩子削好铅笔,然后一个一个整齐地摆放在文具盒。孩子写完作业,她要细致检查。连收拾书包,老婆都要代劳,这就是典型的瞎操心了。我数落了她多少次,不要管孩子的细节。削铅笔、收拾书包,原本是孩子的事儿,你操心了,难道孩子就买账吗,他自己不会收拾书包和削铅笔吗?


有时候,家庭越温暖,孩子越是长不大,孩子的依赖心越强。现实中,很多妈妈一边抱怨着孩子没有动手能力,喊冤叫屈,一边又任劳任怨替孩子代劳。其实,哪里是孩子长不大呢,是妈妈剥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感,久而久之,孩子缺乏自立能力时,就会变得茫然。

无论是父爱还是母爱,柔情应该是有的,但是,柔情不意味着代替孩子的成长。如果某些过分溺爱和关心的举动,被披上母爱的外衣,那这种娇惯,其实就是在影响孩子的成长。

有些当妈的会感到委屈,觉得自己的无私爱心,不求什么回报,是多么多么高尚。其实,任何一种爱,我们不能只看动机,还要看后果。如果后果不理想,动机再崇高,也不值得推崇。在家里,妈妈可以管孩子,但是,最好给孩子指定一个目标,让孩子自己去做,而不是自己代替孩子做。如果想限制孩子的某种行为,一旦限定,就要板上钉钉,不对孩子有态度上的退让。关键时刻,必须要敢于发怒,敢于说不。
 
唉,真无奈,妈妈的爱心太甜,甜得令人发腻,甜得让孩子营养过剩。批评她,却被母爱的锋芒扎得无话可说。想到这些,除了一声叹息,只能沉默无语。
 

更多胡子宏美文,请在微信中搜索中文“胡说”,或扫描微信订阅号二维码孩子,请把全部的怨怒悲哀向我发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