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你把无知当个性,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

(2013-01-27 20:35:52)

如果你把无知当个性,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

——我与一个文学高中生的谈话

 

周末,除了正常的作文家教,我还带着二小学习,做几张卷子,迎接期末考试。已是周日晚上了,孩子忽然忙碌着写作业。原来,他还有不少语文作业没完成呢。我倒是没着急。已经问你了多少次了,作业完成了吗。你说了几次完成了,已经快上床睡觉的时候了,你忽然说没完成作业,后果只能你自己承担。要么,你就熬夜写作业,要么你别写作业,等着老师在学校里批评你。

 

现在我敲键盘写博文,二小胡小鸿在楼下写作业。这个家伙,在我的严格要求下,已经知道晚饭后不让写作业,所有的作业要在饭前完成。但是,周五晚上,写了两张卷子后,就说没作业了。现在又写起作业来,还紧张得掉泪,那就没办法了,自己写吧。没有什么值得可怜的,每一个令人懊悔的结果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可笑的原因。

 

我心情郁闷的,不是胡小鸿的作业,而是一个小时前,与一个高三学生的谈话。这个孩子18岁,刚考试完,现在不愿意学习了。那愿意做什么呢?人家愿意从事文学创作,对功课的学习,没什么兴趣了。更确切地讲,对那些理科,提不起兴趣来。人家想从事文学创作,想在这方面做出成绩来。

 

孩子的妈妈打来电话,谈及孩子的情况。我当时就哎呀一声,坏了,这个孩子恐怕要误入歧途了。现在这个年龄,所谓的文学创作,是最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又是最耽误人坑害人的方向。我们本来约定两天后见面,但是怕这个孩子“病入膏肓”,我趁今天晚上没课的工夫,就联系孩子的妈妈,见一面,谈谈心,说不定,凭我的经验,能让孩子回过头来,去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呢。

 

孩子他妈跟我是一个高中毕业,算起来,还是我的师妹呢。不用客气,我们在附近的饭店吃涮锅,我们吃着,聊起来文学创作。我说,我写了20多年了,也没写出名堂,不是我不想,而是总是有些因素制约着,要么是主观的,要么是客观的,反正20年来,我没有做出什么成就。

 

孩子说,那好,我拿出20年的时间,38岁,难道不能做出些成就?我说不能。因为,未来的20年,你还要就业,还要成家,还有谋生。文学是一种爱好,必须有自己的饭碗后,你才能发展自己的爱好。

 

贫困潦倒又怎么样?曹雪芹贫困潦倒,写出了《红楼梦》,青史留名呢。我说,曹雪芹写出了《红楼梦》,并不是基于贫困潦倒,而是他的自身有足够的文学修养。孩子问,问什么我不能?我说,你当然不能,一切的可能,如今只能在理论上。如果你非要尝试下去,那么,吃亏的是你自己。

 

与这样一个振振有词的孩子交谈,确实很费劲。你拿出自己的阅历,试图说服他,但他总是能反驳。他知道找论据,能摆出若干个成功的人士,来证明自己成功的可能性。譬如,他能搬出海子、食指、顾城,跟你谈论朦胧诗。他竟然把几个早衰的诗人当成自己的榜样。我说,他们可是短寿啊。他说,短寿又怎么样,生命的价值如何如何。

 

他拿出了自己写的诗歌,是怀念姥姥的。说实话,如果把他的诗歌,放在我市几个青年诗人的作品集子里,倒也是能以假乱真。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有那个意思。我不懂诗歌,但我看得出,他有想法。当然,那些诗歌如果跟18岁的孩子联系起来,就显得有些故作成熟。他服气也罢,不服气也罢,他的诗歌,勉强摆脱了顺口溜的层次,相当于我90年代写的那些玩意。

 

当我看他诗歌后面的手写的留言时,我更察觉出他的不足。他写的字,几乎是惨不忍睹了,不仅不秀气,而且很蹩脚。我不否认这个孩子的智力和聪明,但是,就文学创作而言,如果这样坚持下去,拼搏20年,也就是邢台市的诗歌爱好者。即使算是诗人,也得不到大众乃至文学圈子里的认同。

 

但是我说服不了他。他一直坚持着把文学创作当作事业,当作生命来对待。这种固执,令人觉得孩子确实年轻,同时也觉得太幼稚了。我耐心地给他讲述了一下的几个观点——

 

一是文学只是爱好,文学爱好,不能当成职业,它不能养家糊口,因此,你必须有了一个能养活自己的饭碗之后,才能去爱好它。我举了自身的一些经历,来证明,对于年轻人而言,先通过高考,考上一个学校,找到一个饭碗,然后再用较多的精力去发展文学爱好,那时候为时未晚。

 

二是文学需要知识做基础。你对知识的把握越少,你的文学之路就越窄。这种知识不仅包括文学的知识,还包括书本的很多知识。譬如,你的读书不够,写作就缺少知识的支撑;你社会知识少,你掌握的间接经验少,你的文学的表达能力就不够。一句话,你没有做够足够的学问,你的写作就没什么前途。

 

三是文学需要社会实践,需要你的阅历,需要你的思考。说句粗俗的话,写作如撒尿,你没有喝足够的水,你的膀胱里就撒不出多少尿。闭门造车,靠想象,是想不出多少情境的。阅历就是经验,就是财富。没有阅历,不可能有丰富的文学想象力。

 

我与这个孩子交谈,对方固执地相信自己能闯出自己的路来。我说,我把道理给你讲明白,把话给你说死,依我的经验,你这样固执地写下去,不会有什么成就。如果你非要撞南墙,才回头,跟我何干呢?倒霉的是你自己。很多孩子就是这样,道理都懂,话说得理直气壮,但是自身没有掌握那么多的本事,到头来只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如果你落得个悲剧,与别人无关啊,命运是你自己的。后悔也就晚了,你只能认命,你怨不得别人。

 

实际上,这个孩子也知道考上大学,有个饭碗是多么的重要。症结在于,这个孩子学理科,到了高三,实在是跟不上队了,对学业灰心了,无奈之下,就觉得文学创作是个出路。但,人生的道路上,哪有什么捷径可走呢?千万个过来人,都验证了有个好工作,能够养活自己,文学创作才能有点依靠。你非要另辟蹊径,结果往往是误入歧途。

 

我建议说,继续学下去,哪怕考个本三,哪怕考个大专,哪怕上个技工学校,你也能有自己的饭碗。再就是,人的社会化有个过程,你必须在青春时期,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知道自己吃哪碗饭,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走向。现在你忽视了自己将来的生存问题,非要文学创作,那就是拔苗助长,吃亏的还是自己。

 

交谈中,我坦然承认自己20多年的写作,其实没什么成绩。他有些不以为然,似乎是我不够勤奋,不够坚持,似乎他能“视死如归”地坚持下去。我说,在文学创作之外,还有生存的很多问题。譬如养家糊口,譬如健康问题,譬如教育孩子,都是一个人成长中面临的事情,不可放弃,不可忽视。相比起生存,其实写作无足轻重。

 

我们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其实,我意识到了,这个孩子,实际上想逃避学业的困难和艰苦。我明确地说,青春就是要用现在的刻苦为将来生存奠定基础的,如果你躲避,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他笑了,似乎内心有一种无比坚定的信念。可是,这种固执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无知。如果非要拿着无知当做个性,吃亏还是他自己。

 

分别的时候,孩子的妈妈在饭店的吧台结账,吃了145元。看着那些奔忙的服务员,我在想,孩子啊孩子,如果你非要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难道你要靠父母养活你吗?你恐怕也要像眼前的服务员这样,为了生计而奔忙,文学爱好?呵呵,当你20几岁的时候,恐怕你就没有信心支撑下去了。你的理想,会被现实磨得遍体鳞伤。

 

这就是一个孩子的固执,说难听点,就是无知。怎么才能劝他纠正过来呢?我是没有办法了,我只能一遍遍地告诉他,孩子,这样做不行,真的不行。你崇拜那么多的榜样,但是你做不到人家那样的高度。因为,人家在坚定自己的理想的同时,还在刻苦地学习,刻苦地读书,这一点,你已经做不到了。

 

唉,很多孩子就是这样,到了青春期,就是这么任性。任性是成长中最大的敌人。做大人的,做老师的,只能把道理一遍遍地讲,孩子啊,你要刻苦,不要懈怠,不要早恋,不要分心,不要迷恋网络,不要在乎那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大人讲得自己不耐烦,讲得孩子也不耐烦。但是,孩子啊,如果你不听,你非要任性,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说句题外的话,时下的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鼓励孩子的文学爱好,不要鼓励孩子去搞什么文学创作。否则,你那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啊。

 

行文至此,电话铃响了,原来是儿子又来了电话。原来,我在两周前发的一封信,今天才接到。在信中,我谈到了一些嘱咐,无非是老一套的“要坐住”“不要分心”“要专一”“好成绩是用时间砸出来的”之类的话。但孩子一点也不反驳我,一点也不跟我顶牛,我的嘱咐,不管是不是管用,孩子其实早已装到了心里。有这种听话的孩子,让我这个当爹的放心,该是多么欣慰的事情啊。想起来,自己真是幸福,真是舒畅,不由得我就笑出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