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带着初二初三的10多个学生,就2009年湖南怀化中考作文,进行了讲解。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我引导学生们,把自己设想成留守儿童,写出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写出自己的孤单。
这篇作文,因为是给材料作文,无论是网上还是书上,都没什么范文可模仿。我找到的2篇范文,说是高分,我没有被我满意。于是,我极力启发大家,写出好文章来。一是第一人称作文,写出自己内心的感觉,要用足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二是第二人称作文,用跟亲人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三是小标题作文,写不同的场景中对亲人的思念。四是童话题作文,以“非生命体”口吻,叙述人间的故事。
孩子们纷纷写起来,果然,我发现了几篇比较好的作文。我特别把两篇作文摘录下来,请博友们评论。
此外,我今天还跟家长们QQ聊天,得到了两个使我高兴的消息。一是,我教过的一个初三的学生,12中的,进了一中的普通班,最近月考,作文得了47分,确实不高,但是本班最高的。二是,我教过的一个初三的学生,19中的,进了实验班,最近月考,作文得了51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分数了。
2009年湖南怀化市中考作文:留守儿童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我们怀化地处湘西,经济比较落后,农村很多年轻夫妇抛下儿女外出打工,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离开了父母温暖的怀抱。我们无处撒娇;面对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需要承担家务;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我们没有父母管。面对多彩世界(如网络游戏)的诱惑,我们缺少父母的监管……
也许你就是其中一员,也许你有过类似(如:父母出差)的经历,用心写出我们独处的经历和感受,就是动人的篇章。
要求:(1)根据材料,自拟题目。(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要有真情实感。(4)不要出现与你相关的校名、人名、地名等。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此则材料主体部分的内容大致如下:首先讲述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的情况,也点明了作文反映的对象——留守儿童。接下来的四句话分别讲述留守儿童的现实生活状况:“无处撒娇”、“要承担家务”、“没有父母关心”、“缺少父母的监管”……过的是一种独处的生活。在讲述了留守儿童的现实生活状况后,第二段材料就提示考生是否有过上述某种经历,启发考生向自己所经历的生活聚焦,进而写出自己独处的经历和感受。
材料作文的拟题十分重要。拟定作文标题的标准是:准确、生动、凝练、含蓄、新奇,有美感,能使阅卷老师一看题目就大体知道作文内容的写作方向。那么,这次作文该拟出一个怎样的标题呢?
标题示例:“那晚,我守在电话机旁”、“昨晚梦见了您,妈妈”、“妈妈:遥远处的温暖”、“亲情好近,亲情好远”、“写给爸妈的一封信”、“雨水打湿了我的心”、“明天要开家长会”等等。
内容:思念、孤单、劳累、希望。
范文两篇——
蛋糕的自述
“轰隆——”,随着机器的轰鸣,我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这是哪里呢?”我用好奇的目光环顾四周。立足未稳,我看见玻璃大门被一对身穿工人服装的夫妇打开。他们在柜台上看来看去,最终发现了体型娇小的我。
“服务员,帮我们拿这个吧。”那个两鬓有些斑白的妇女指着我,说道。什么?是要我吗?我可不想跟着这两位穷酸样的人走。可是,我身不由己,最终还是被服务员交到了那对夫妻手中。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我放进摩托车的后备箱,盖上盖子,我便进入了狭窄的黑暗中。
“呜——”摩托车发动,我被颠得晕头转向。浅浅地,速度慢了下来,摩托车停了。盖子被打开,我又看到了亮光。
天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啊。墙壁空空的,没有电视,没有空调,就连仅有的一扇窗户也在呼呼地漏风。甚至,空气中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息。
“爸爸,妈妈,你们终于回来了。”刚进门,就有一个小男孩喊道。接着,男人开了口:“硕硕,看我们给你买了什么?”“咦,蛋糕,爸爸你们真好。”夫妻两人憨厚地笑了起来。
我被分成了三块,一家三口,慢慢地吃着其中的一块。还有一块,被小男孩送去孝敬病中的奶奶和年迈的爷爷。小男孩高兴地吃着蛋糕,不知不觉停了下来:“爸爸妈妈,是不是等我吃完蛋糕,你们又要去城里啊?”坐在旁边的父母不吭一声。硕硕又把残缺不全的我重新放到了盒子里,郑重地交到父母手中。
“可不可以不走?我不吃了好不好?”硕硕哭腔地问道。而她的妈妈,开始低声抽泣起来。
夜晚,硕硕在妈妈的怀抱里睡熟了。天不亮,爸爸妈妈钻出了被窝,穿衣,各自亲亲地吻了一下熟睡的硕硕。不久,院落里响起了摩托车的声音。
我孤单地守在桌子上,等待着黎明的道理。不知不觉,我觉得这世界那么冷……
那夜,我站立在巷口
清晨,公鸡孤独的鸣叫,一遍又一遍地催着我起床。枕头依旧是湿的,对父母的思念已不分现实与梦境,而唯一的证据,就是枕头上的泪痕。
突然,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我奔出屋去。电话那旁,传来母亲那熟悉而心酸的声音:“妮妮,我跟你爸今天下午就领到工资,准备回去了,晚上就能到家了,要记着给我们做饭啊。”我高兴极了。那一上午,我都是哼着歌儿度过的。
到了傍晚,暮色降临,我早已做好了饭。我洗干净脸,还把头发梳得高高的,然后,就跑出了家门,去巷口迎接爸妈。深秋的风吹过,有些冷,但我心中燃烧的喜悦,早已驱走那片寒意。
夜色中,我站在巷口,时而张望,时而欢喜。那一对对男人与女人结伴而过的身影,总是让我燃起希望,而当他们走近,我才发现他们不是我爸妈,希望又总被无情地打碎。
抬头看,对面的一户人家亮灯了,一个稚童伏在桌子上写字,旁边坐着一位母亲,不时传来或嗔骂或鼓励的声音。那情形十分温馨,可我,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幸福。
忽然,身后传来了奶奶的喊声:“妮儿,你爸妈不回来了,那个老板不给发工资,他们告状去了,等两天再来,走,我们回家吃饭吧。”顿时,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呆呆地站在巷口,脑海中一片迷茫。
夜的漆黑让我的泪光变亮了。风吹落了一片树叶,它们在地上挣扎,呻吟。我慢慢地回家,小小的身影,被巷口的灯光,拖得越来越长。
博主注:初二学生,这篇作文的段句子,用得很漂亮。只有末尾一段,是我动手修改了最后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