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获他的奖,你上你的学

(2012-10-17 19:55:25)
标签:

杂谈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神州大地一片喧嚣,各类媒体抓住焦点新闻,掀起一阵兴奋。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莫言没读过大学,其成长经历背离了我们很多人的成长轨迹,于是乎,就有话语说,莫言获奖是对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讽刺。莫言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写文章,几乎是千篇一律,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种现象的存在,与统一化的、标准化的语文教育脱不开干系。我想,对于那些有写作天分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应该宽容一点,尺度更宽泛一点,不能用标准化考试要求所有孩子。我相信,很多语文老师也不满意这样的教育体制,但都无可奈何。”

 

我想说但是——很多语文老师未必不满意这样的教育体制,他们更知道时下的教育体制确实让孩子们累得够呛,但它最公平。假如没有这样的教育体制,那些语文老师,未必拿到时下的这个饭碗。

 

如果我们家长也跟着一些人,以莫言获奖为理由,抨击中国时下的教育体制,那就是傻X一个了。如果莫言获奖,就对中国教育体制讽刺了,那么,国外那么多获奖的,人家就没上过大学,没经过正规教育吗?莫言是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历史的原因,没让他赶上上大学深造的机会。但是,我们不能把莫言没上大学,视为获奖的必要理由之一。他的获奖,与时下的教育体制,风马牛不相及。

 

莫言获奖,除了其文学创作的造诣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背后有强大祖国的支持。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强,国力昌盛,影响扩大,连诺贝尔奖的评委们都觉得不给中国一个奖,显得说不过去了。打个比方,一个村里出现了富裕户,村干部们不知不觉就会尊重一点,有点好事,不能不偏向一点富裕大户。从全球战略高度出发,中国再不得一个诺贝尔奖,就说不过去了。这也是村干部对富裕户的尊重。于是,诺贝尔奖,就落到了莫言头上了。

 

我们作为家长,即使觉得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再残酷,也要面对现实。我们爱国,可以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而感到欣慰,但是,我们不能把莫言的获奖,与教育体制牵扯到一块。我们要对孩子说,他获他的奖,你上你的学,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莫言的成长道路和他的获奖,就我们的孩子而已,绝对是不可复制的。倘若哪个家长抛弃了孩子上大学深造这条道路,非要孩子寻找一条莫言式的成长之路,那就会误入歧途。除非你有亿万的家产,能让孩子们玩得起,即使输掉也无所谓,反正家产够孩子衣食无忧,吃喝一辈。我们要正视眼下的社会现实,对我们的孩子而言,争取在学校有个好成绩,考上尽量好的大学,有个稳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事业,这是最可取的道路。换言之,先解决孩子的生存问题,再探求孩子成人后的发展道路。

 

就时下的就业方式和个人成长轨迹而言,已经很难有莫言式的成长之路。所谓的自学成才,必须基于完成高等教育之后,另行的选择。以前的自学成才,是基于学生们大学落榜,无奈地先就业,后做学问。现在,高等院校已经是80年代的几十倍,如果哪个青年,连最起码的本二都考不上,你能指望着他将来在学问上有多大出息吗?因此,我们做家长的,还是要指望着孩子有个好的成绩,进入高等院校后,让孩子确定自己的事业方向。

 

如果谁背离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想让孩子将来像莫言这样获得诺贝尔奖,那就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毕竟,获得诺贝尔奖,就我们的孩子而言,很难撞上“风吹草帽扣鹌鹑”如此的大运。即使我们家长拿诺贝尔奖这样的宏伟目标,使劲地激励孩子,唯一可行的,就是鼓励孩子刻苦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将来小有成就。至于诺贝尔奖,那仅仅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已,激励孩子可以,指望孩子获奖,就有点妄想了。我们所希望的,先让孩子考上好大学,然后再想别的吧。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真是一个优美的童话。如今,童话成真了,但对我们家长而言,童话依然是童话。让我们对现行的教育体制,少一点抨击吧——无论用什么借口的抨击,都是无济于我们孩子的成长。让我们心悦诚服地服从时下的教育体制吧,它毕竟是最符合我们孩子成长的体制。如果打破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就会发生巨大的混乱,影响的是我们孩子的前程。

 

他获他的奖,你上你的学。我要对儿子说,刻苦学习吧,考上最好的大学,才有希望实现你的理想。你的理想越是远大,你前进的脚步越要坚实。你刻苦学习吧,获得一个比较的考试名次,远比宏伟的理想更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