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补翁的《闲白集》

(2009-11-11 12:22:35)
标签:

闲白集

高僧

名僧

老先生

周静波

舟山

杂谈

分类: 雨是水尘埃(杂记)

补翁周静波先生,我一共与他才六面之交。被进入舟山的文字圈,算来已有三年,据说舟山的作家有百人之多,我至今所认识的不足十人,按理说这还谈不上“进入”。但我认识周静波,而且一开始就认识了。人与人的认识是缘份,能认出是一半,识则深深浅浅,读了他的《闲白集》,我见识了周先生。圈子是朋,并非朋就是友,友是要有关爱之心的,朋不过是经常在一起,周先生可以做朋友。

 

写文章的人的吃亏,是面对一个熟读你的作品,而你一点都不认识的读者时,那种仿佛“裸”着的不自在。以至许多作者不写“真我”,文章也是穿了衣服的。能见识补翁,是《闲白集》素面朝天,读来自然率真。

 

闲白嚼是一句舟山的方言,意思是空的话,不起作用的没有意思的话,闲着也是闲着,有说无说地说,让空着的嘴动动。人一生如果把所有说过的话记录下来印成书,当是“巨著”,人一生几乎全在闲白嚼,但坐下来十分明了地闲白,真果把它写成书,补翁是我所知道的第一人。补翁为人低调散淡,他是有资格作这样的闲白的。闲白的资格不决定于人的地位身份,而是取决于心灵,没有一种心灵,你闲白出来的东西也不是闲白,闲白的白,在我理解是干净。

 

书道有一句话叫“人书俱老”,补翁的文章有老境,文章与人,到老时都会有一种明白,看似没意思,殊不知世上,没意思才是大意思。

 

细读《闲白集》,我在文字中找到一种亲默,好文字都是可亲的,亲切是为人为文的格调,我喜欢这样的格调,字里行间没有生硬,都是熟的。老先生是有笔力的,我很佩服。《印光法师》收在文集的第一篇,写这位一代高僧在普陀山四十年,文章的动人处是写这位大德性格的“忿愤”。印光是弘一法师的师傅,高僧是人做的,所以高僧也可以经常“忿愤”。前二天智宗法师说:高僧是要立言立德立功的,名僧不一定是高僧,高僧也不一定是名僧。我以为这是儒家对贤人的认定搬到了佛教,但人的名与实,从来就是二回事。

 

《闲白集》没有正式出版,是补翁印了送朋友玩的,我打电话去想多讨几本,老先生开玩笑说:这是非法出版物,慎防流传太广。

 

看完《闲白集》才知道,原来老先生还会治印,而且功夫不差,按我的眼力看,是我看到过的舟山篆刻作品中有意思的,如今有意思的东西,见了就要说难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杂念
后一篇:书赠石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