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泥:王干的出位

标签:
文化 |
|
|||
□蒋泥 王干的几部随笔集,《潜京十年》《王干随笔选》《静夜思》《灌水时代》等,是他“学习生活”的各方面的心得。话题之宽泛、涉议之深入,看似寻常,背后却体现出一个用心生活者的深厚功力。 他说围棋、说麻将、说体育、说古谱、说茶道、说汉字、说电影电视话剧、说各地春秋景象,以及大说特说美食,无一不是生活,无一不需赤诚投入。难得的是,他每一样都能说出新意,其间有大智慧、大情怀。 王干善谈,越和他交流,越能发现彼此有着越来越多的共同趣好。他喜爱朦胧诗,上世纪80年代就写了《废墟之花——朦胧诗的前世今生》,在手上耽搁十多年,一直到2009年才交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他走向文坛,靠的是研究朦胧诗。我则是中学时代读朦胧诗,20年后补债,写了数篇有关朦胧诗及其诗人的文章。因此我们对字词都比较敏感,爱读词典。 由于热爱老舍,王干年轻时就找到老舍的全部小说,读了一遍又一遍。而我写过老舍的传,我们共同认为,老舍的文学地位应该往上拔。他觉得仅次于鲁迅,我认为超过了鲁迅。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无比之欣赏沈从文,他不以为老舍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认为20世纪有资格获得该奖的中国作家是沈从文。我和王干却认为老舍的文学成就在沈从文之上。 我们还共同喜爱刘恒。王干喜欢他的《虚证》,说它对人性和灵魂的拷问,跳出了写实层次,“以一个虚拟的想象去寻找一个朋友死亡的理由,小说采用了层层推理的警探小说方式,去想象模拟一个死亡者生前的言行。但小说又是不确定的,死亡的追踪变成了对人性的追踪,而人性的追踪犹如死亡那样复杂不可测,刘恒悲天悯人的慈悲胸怀油然而生”(《潜京十年·三X与刘恒》)。 说到四大古典名著时,王干的一个观点让我吃惊,他说《三国》《水浒》《西游》都是古典名著,这没有问题,问题是《红楼梦》,他认为它算不算古典名著,尚不好定论,还需检验。它完全是王国维、胡适、俞平伯这几个人推出来的。他们指定它是经典,它才成为了经典;这之前,它默默无闻。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意见,感觉有意思,再次鼓动他写出来。因为他跟着来了一句,说以后的四大名著恐怕得这么排:《三国》《水浒》《西游》和金庸武侠。 王干说,《三国》《水浒》《西游》都带着浓厚的武侠气息,《水浒》是好汉演义,《西游》里孙悟空的成长史是所有武侠英雄成长的浓缩,而《三国》里的刘备、关羽、张飞结义本身,就是一种江湖义气,三国争雄和华山争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武侠英雄是超现实的一群精灵,“他们又是以暴易暴、以恐怖制恐怖、以暗杀制暗杀、以陷阱制陷阱的英雄,虽然武侠中的英雄都是和平主义者,都是武功武德双馨的人格神,但他们用暴力代替法律,用个人行为代替政府行为,不论是国外的蝙蝠侠、佐罗和超人,还是中国的黑旋风、孙悟空、令狐冲”(《潜京十年·武侠、灌水与大话》)。而且金庸武侠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华人世界无人可比。 王干说自己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顿让我有知音之感。因为我写过《金庸的醉侠世界》,一直觉得南京那帮师友都是排挤和不看金庸的。我所尊敬的董健老师和王彬彬兄,就是反对得最为厉害的两位。蓦然有王干同行,今后再到南京,我就不会孤单!并且,有他的正面支持,《金庸的醉侠世界》就不显得各色,起码我们也可以组成一个“独唱团”了。11502 新华书目报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
http://cache.baidu.com/tplimg/jwb_red_r1_c3.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