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宜兴云阳侯蒋默封地、墓地考

(2011-05-18 18:35:19)
标签:

转载

宜兴云阳侯蒋默封地、墓地考

 

转载自:祠堂博览网 www.ahexpo.org     作者:周坤生

 

宜兴蒋氏,以东汉蒋横第八子蒋默、第九子蒋澄为始迁祖。蒋默受封为云阳侯。其封地及墓地,当今有二说。其一,宜兴龙背山公园历史名人馆以为:蒋默“封为云阳亭(今属和桥镇)侯,卒后葬在封地。”其二,《蒋澄、蒋默及蒋氏原流》(《宜兴文史资料》15期—1988年)以为:“蒋默……官封云阳亭侯,今周铁、芳桥一带,……死后葬在竺山(在今洋溪乡境内)。”

 

蒋默的封地和墓地到底何在?据宜兴《茗岭蒋氏宗谱》记载,蒋默、蒋澄受封之事,汉史不载,始见于唐天宝年间之碑文。这碑文就是蒋氏二十世孙蒋涣撰写的《云阳亭侯碑》。碑文记载该族先人世系及其墓地。今摘要引述如下:

“将军(指蒋横)之子皆封。公(指蒋默)……卒,与夫人班氏葬于封内之柯山。长子曰何……卒,葬先莹。孙……曾孙……玄孙……六代孙……七代孙……八代孙……九代孙……十代孙……已上寝园连附,今号湘乡墓。十一代孙……十二代孙……十三代孙……十四代孙……已上坟茔相望,今号西门墓。十五代孙……十六代孙……十七代孙……自祖(指蒋涣的祖父)缯以上,皆葬滆湖之东。自考(指蒋涣的父亲)挺而下,多归葬洛阳。”

 

据以上所述,蒋默父子墓在封地之内的柯山。第三代到第十代,都葬在湘乡墓。第十一代到第十四代,都葬在西门墓。第十五代到第十八代都葬在滆湖之东。从墓地的名称来看,有四个,细思绎之,其实是一个地方。容言其理:湘乡墓、西门墓之前,分别冠以“今号”二字,“今”者,指撰写墓碑的时代,即唐代,分明是说这是唐代的墓地名称。汉后唐前的墓地名呢?“寝园连附”,“坟茔相望”,意思都是说坟墓一个接一个,分明是说那是聚族而葬的墓地。可见仍是指始祖蒋默墓所在地柯山。最后的“滆湖之东”,是指一个空间较大的地区,柯山也包括在内。可见蒋默十八代子孙的墓地都在云阳柯山,不在周铁镇沙塘港的竺山。

 

下面再据现存最早的《咸淳毗陵志》所载来分析。常州旧称毗陵。宋时常州为州治,管辖晋陵、武进、无锡、宜兴四县。该志卷十五叙述山陵时,兼及蒋默墓地;卷二十六叙述陵墓时,又指出蒋默墓之葬所。

真是巧合。该志卷十五叙述宜兴山陵中的竹山(指周铁镇沙塘港的竺山)和柯山(在今和桥镇)时,正前后紧连在一起,说“竹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太湖滨,仅一小阜”,说“柯山在县北三十里,有云阳侯蒋默墓”。编纂官把蒋默的灵柩抬上了柯山,这与蒋涣碑文所记是一致的。该志书叙述宜兴陵墓时,又说“云阳侯蒋默墓(在)竹山”。其后,在明成化、清康熙续修该志书时,涉及山陵和墓地都沿用了《咸淳毗陵志》的记载。

 

宋咸淳以来的七百多年中,新的地方志和蒋氏谱陆续编纂问世。由于体例不同,所需内容有所侧重。只摘取《咸淳毗陵志》山陵部分内容的,就说柯山有蒋默墓:只摘取《咸淳毗陵志》陵墓部分内容的,就说蒋默墓在竹山。乾隆《四库全书》(第508册270页)、加庆《宜兴县旧志》(卷九丘墓)、无锡《锡山蒋氏宗谱》(卷七)都持此说。有的史册据所取一端而演绎成篇,就越说越离谱。流风所及,今人在新浪网上有一篇文章,说蒋默十八代子孙共113冢合葬于周铁镇沙塘港的竺山。连蒋澄后裔蒋捷成了蒋默子孙,因而也葬入了这个族墓群。

 

如何理解《咸淳毗陵志》中二说并存的记载呢?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卷末著文云:“竹山有二,皆宜兴境。一在太湖之滨沙塘港口:一在古涌湖乡,亦名柯山,即今之柯山桥。《咸淳毗陵志》‘柯山在县北三十里,有云阳侯蒋默墓’是也。其裔孙蒋涣撰墓碑,立于道旁。今山已铲为平地,而小阜之上尚有竹林。其地庙祀蒋默,称为云阳古社。旧志‘百渎山’下附注云:‘今和桥西南有柯山桥而无山,亦无蒋墓。’墓在竹山,是以柯山之名竹山者,疑为太湖滨之竹山,盖未审矣。”

 

原来柯山又称竹山。因此,《咸淳毗陵志》“陵墓”说:蒋默墓在竹山,只是用了柯山的别称,不能说是记载错误。在柯山夷为平地后,后人仍死死地寻找竹山,正好周铁镇沙塘港又有一个竹山,人们就以为那里有蒋默墓。影响所及,武进陈墅村《蒋氏宗谱》竟大书“默……葬竺山”直指周铁镇沙塘港的竺山了。

 

下面再据历史遗存来分析。古时说的亭、乡,原是地方基层政区之名。汉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统治者以亭、乡之地封赠,功大者食县,功小者食乡、亭,仍以政区之名称之,遂有云阳亭侯、  (音ou)亭乡侯诸名。而且,“乡侯、亭侯之封,大率筑城以居。”(《宜兴荆溪县新志》卷九)死后埋葬“毋离城郭”(《后汉书·光武纪》)。祠社亦在墓旁。据这些来分析蒋默受封之事,其历史遗存应有三项:封地、墓地、祠社。笔者根据两次访问云阳的情况以及志书谱牒的记载,确认蒋默封地和墓地应在和桥西南的云阳一带。下文申言其理。

 

一、封地在云阳。旧志、谱牒,都说蒋默封地在滆湖之东,但没有指出具体地域。

这个滆湖东是与滆湖西的蒋澄封地相对来说的,都是以滆湖为中心的。今之论看把滆湖之东的地区,一直“东”到太湖之滨沙塘港的竹山,岂是正常的思维路子?《宜兴荆溪县新志》卷六有万金乡地图。在和桥之西,标有云阳古社、柯山、柯山桥诸地名,这可证明云阳一带是蒋默的封地。一九九○年版《宜兴县志》,其附图上也有云阳这地名,在和桥之西。由南新乡管辖。这又证明这地名是有历史的连续性的,是古已有之的。如今这个地名仍在使用。农民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过云阳社、云阳大队、云阳村;现在,云阳已与水中(赛中)合并,改称云中村了。

 

二、墓地在柯山。《宜兴荆溪县新志》卷二说,蒋默在云阳一带也曾筑城而居。其城称柯城,或径称柯山。卒后葬地不离城郭,故其墓也在柯山附近。柯山早已夷为平地,但确有其山。这可从现存的柯山桥地名上求得之。《宜兴荆溪县新志》卷二记载:柯山桥,元至正年间建。因为“桥南有阜,旧称柯山,因名。”所以,我们站在柯山桥上,向南凝视,那一片稻麦作业区,该是汉时的柯山耸峙之处。

 

《蒋氏世系賦並序》 之奇 

 《蔣氏近祖總要》 之奇 

 《纂修蔣氏宗譜序》苏轼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