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


标签:
文化 |
这几天应约,写完三千字的《让你目瞪口呆》,评价了@李承鹏 兄所写的长篇小说《李可乐抗拆记》。另一篇六千字的《品味王干》,写的是泰州同乡、散文家、评论家王干。王干老师曾获鲁迅文学奖,是前辈。看他的散文集《潜京十年》收获不小。受同乡汪曾祺先生影响,王干还是一位出色的美食家。
中学时期读泰州同乡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感觉很美,前年再读,感觉又不同了。去年去苏州,我中学关系最好的同学家,他说当年读了我送他的《美食家》《临街的窗》等等,写苏州的好,他分苏州后,立志做事,20年已小有成绩,也是一德。我的下一部长篇小说估计九月出版,其中有一些美好记忆。
放大 缩小 默认上一篇 下一篇
王朔
|
||
|
《我看金庸》(《无知者无畏》)
王朔在散文领域的特别之处,就是空前绝后地做到了百分之百的言文一致,怎么想就怎么说———如果这指的是内容,几乎相当于巴金的“说真话”,可惜这只是指语言形式。结果就成了这样,他吃进去的是什么,屙出来的也是什么。王朔是当代文坛的一条直肠!他屙出来的东西之好坏,取决于他吃进去的东西之好坏。不幸的是,他是个没喝过多少文学乳汁的文化弃婴。正如他承认的,他是个无知者。
●“金庸能卖,全在于大伙儿活的太累,很多人活的还有些窝囊,所以,愿意暂时停停脑子,做一把文字头部按摩,能无端生些豪气,跟着
关于他
王朔(1958-),北京人。著名作家,编剧。1978年开始创作,著有《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过把瘾》、《动物凶猛》等。后期的小说形成特有风格,对白通俗化又充满活力,叙述语言则戏谑、反讽为主,对权威话语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都有嘲讽。
他们说
王朔先生的批评,或许要求得太多了些,是我能力所做不到的,限于才力,那是无可奈何的了。
“四大俗”之称,闻之深自惭愧。香港歌星四大天王、成龙先生、琼瑶女士,我都认识,不意居然与之并列。不称之为“四大寇”或“四大毒”,王朔先生已是笔下留情。———金庸
作为小说家的王朔,来评点同样是小说家的金庸,拿王朔一个词形容,恐怕叫着“嫉妒”亦不为过。———蒋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