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蒋泥
蒋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23
  • 关注人气:32,1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待“金庸”

(2010-07-08 08:33:41)
标签:

文化

等待“金庸”

2010年07月06日 17:03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今年的文学节,我主持了一场“香港武侠作品的流变”交流会。是日也,暴雨肆虐,仍见听客不少,可见武侠小说自查大侠之后,恍似式微,实则仍拥读者无数。是日三位讲者:陈镇辉讲新派武侠小说,吴昊讲影视武侠,乔靖夫讲网络江湖。整个香港武侠历程,已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不过,说来说去,我始终认为,金庸之后,迄今还没有一位可供我“废寝忘餐”的武侠小说作家。

  一九八○年代末,我任职繁荣出版社,计划出版倪匡的武侠小说。当时也,倪匡的科幻小说红极一时,他所写的一系列武侠小说除台湾版外,香港还未成书;以他那时的身价,无论写甚么类型的作品,都有市场。谁知倪匡一听,即言:“垃圾甚多,可观者惟中短篇,难保有销路。你有兴趣,便拿去吧。”并叹:“武侠小说最难写。”

  这确是肺腑之言。

  倪匡并强调,世上已有了金庸,谁可与争锋?他原想金庸做不成,能攀上第二流亦佳。谁知他看了古龙,便实时绝了写武侠小说的念头。老实说,我亦尝试在报上连载武侠小说,但只写了一月半月,便大叹非此中材料而辍笔。可见,“垃圾武侠”易写,连倪匡也不及,还写来做甚么!

  一直以来,武侠小说便登不上大雅之堂,为正统文学史家拒诸门外。近年来,金学兴起,金庸小说成了一些高等学府的课程,更成为一些知名学者竞相研究的对象;每年的大学生毕业论文、硕士生论文、博士生论文,不少都以金庸小说为主题,其风气、其气势之盛,并非因一小撮人的反对、非议而稍歇。而有关金庸的书,更是出了一部又一部,靠“金庸”吃饭的层出不穷。昨偶遇一书:《孔庆东品读金庸侠语》(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二○○七年十月),封面和书脊有眉语:“金迷枕边书”。

  不错,这确是“枕边书”,孔庆东这位北大教授,所谓“品读”,只分为“拳脚”、“兵刃”、“暗器”、“奇功”、“爱情”等等,每章之前只略写数言,跟着便录取金庸各书章节,“盛况空前”,厚厚三百七十页,几全是金庸作品;这确是俾爱看金庸武侠者来一次“重温”,这还不是“枕边书”是甚么!

  武侠小说再无好作品,看看这些“研究”、“品读”也是“赏心乐事”。哈哈!

  论者有言,百年一金庸,要胜过金庸,要打破金庸所创下的神话,实在难似登天。

  那么,武侠小说是否已到了作者止步、不敢问津的地步?

  非也。我一直认为,武侠小说只是一个框架,可庸俗、可低贱、可通俗、可高雅,问题是怎样写,怎样去赋予新的内容。我的信念是:一部作品,一定要读者接受,历久不衰,那便可以成为“经典”;一味标榜高雅、自诩有思想内涵、无人愿看、只供奉图书馆吸尘的作品,又有何用?

  我们等待的是“金庸”,而非“品读”这些投机作品。

  (摘自香港《文汇报》 作者:黄仲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