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蒋泥
蒋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64
  • 关注人气:32,1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不要去实习

(2010-07-06 15:18:45)
标签:

文化

个人提升:员工向领导者要的四样东西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网 作者:克理夫?史蒂文斯 翻译 时间:2010-07-062

  传统型领导者说:“我是领导者,而你是追随者;我有你需要的东西(金钱),你有我需要的东西(劳动)。所以让我们来交换。”但还有比这更紧要的东西。他不仅挑战员工去获得职业上的发展,而且要获得个人的发展——情感和智慧的发展。这种东西包括以下四种:

  首先是爱和被爱的需求(the need to love and be loved)。这听起来有点肉麻,但那些既没有得到爱也没有付出爱的人——我所说的爱是指对另外一个人的关注和行动完全是为了他好——就不可能是身心完全健康的人。通常,我们认为爱是日常工作世界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变革型领导者清楚地知道,要领导和发展一支强大的全力以赴的员工队伍,必须在态度强硬的同时关爱他们。

  第二是成长的需求(the need to grow)。公司除成长之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死亡和衰退。变革型领导者意识到,发展停滞或维持现状,只不过是人类想象中的神话。因此,通过创造,让员工得到成长的一种文化,我们作为领导者、员工以及人,也正在拓展自己的能力。

  第三是做出贡献的需求(the need to contribute)。当我们把这一需求看作是具有两极的电池,就能完全理解了。负极提醒我们,无法做贡献的部分要被淘汰。这种情况我们总是在自然界里能看到。而且,在原始的前意识里,我们似乎都知道这个基本事实。没有重大贡献,会让人产生痛苦焦虑。另一极,就是正极,解答了这种焦虑。当我们有重大贡献时,就会获得莫名的内心平静。我们知道自己的归属。员工必须知道自己正在为整个组织做贡献,才会感到充实,感到被赋予了权利。

  第四是对意义的需求(the need for meaning)。我们是探寻意义的生物。假如生活缺乏明确的意义感,假如所做的事情缺乏更大的目的,不管我们得到了什么,都不会完全满足。

大学生不要去实习,因为根本就没学东西

来源:中国总裁培训网 作者:网络 时间:2010-03-26167

        许多的不深刻了解现在大学状况的人跑来对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发表一通胡乱的评论,于是很多更不了解的人就跑来一顿起哄,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伪专家跑到电视上去做什么狗屁不通的节目。于是,所有的人就说了大学生缺少实习经验。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华工的某位伟大的69年12月出生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才是真正的认清了事实的真相。大学生不是缺少实习,而是大学生很多根本就没有学习过,不学习用什么去实践啊,实习不是学习后的实践吗?呜呜,那些所谓的专家啊……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很多都是这样的人,家里没有背景,学习又被耽误了,挂的比过的还多,混的一张文凭,什么知识都没有人家不是脑残的话凭什么给你工作啊?
  所以我欣赏的那位先知说了,还是先好好学习吧,肚子里有货了才能用啊。又说了,剑桥的学生从来不整什么进工厂的实践,大学,终究将是精英的教育,不是精英,找不到工作也不奇怪了吧?
  希望本文能被顶起来,最终形成的舆论风暴能让相关的决策者知道,不要乱发文凭了,挂了毕业证和学位就免了吧,不学习,为什么要管他找不找的到工作呢?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根本原因有三:

        一、不珍惜大学时光(大学生自己的问题)

http://www.cbnol.com/uploads/allimg/100326/20155A613-0.jpg

         每天必做四件事情:吃饭、睡觉、谈恋爱、网游http://www.cbnol.com/uploads/allimg/100326/2015561P6-1.jpg这个图片说明了一切,既然老师讲得没用(就不要上了,上了等于白上,不过很多老师不上点名啊。)当学生的无奈。但是因为昨天晚上包夜了不来上课或者上课睡觉就不对了(大学里还是有些好的老师的)

      二、个别大学老师的能力与责任心问题(纯属于个人意见)

         好多老师都是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去读了硕士。还是找不到又去读了博士,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让自己稳定的工作,于是就开始折磨学生了。这些大学老师本事就没有经验,难道所谓的给几个企业做了项目(所谓的项目),就是有经验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在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去体会到一些真正的东西,那学生~~~~另外好多大学老师就只会想着让学生考证书,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能就业?

        另一类老师(所谓有企业经验的),既然你这么有经验为什么不在商海中打出一片天地,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呢?来学校里欺骗学生,说自己之前多牛多牛。

        基于以上两类老师的心态,于是他们真的当上了教授博导也就开始学术腐败了。

      三、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优势

         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不清楚,学校老师跟是不能给出明确意见,以我在全国300多所高校演讲的经历来看,很多学生被大学院长和校长洗脑了。我大学学习旅游管理的,结果我们老师要求我们必须考导游证书,好了考就考吧还必须培训,培训就培训吧,结果上课的老师都是我们学院自己的老师几个超级~~~的老师(王·、张红等)去上我们平时上课一样的课本一样的内容。我们学院所以的学生都花了800去上课了,我没去上。结果还被学校院长点名说个别学生干部没起好的带头作用,结果学校一切好事情都没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三个老师在我旁边~~555.

        从上边例子看出我们一个学院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内向的、外向的等),几千人去当导游?

        大家一定要分析清楚自己所处的行业,自己的兴趣,以及你将来就业可以用上的资源(亲戚、朋友等)。

        要不然就会出现北大的去卖猪肉,我个人倒是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的。

        就拿我目前的工作(职业培训师),我一直都强调,学习是兴趣使然,学习是一种信仰

        不是培训没有用,而是很多人愿意学习、不愿意复习、更不愿意练习、最后没有出息。

      希望大学生们相信自己,努力学习,再去练习。不要相信伪专家,更不要看他们的电视节目(说什么大学生心态不好),重要的是你自己不断的超越和提高 。 

            尚德教育总裁的一句话:有种你比我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