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王朔密码》批判王朔“漏洞百出”(图)
|
|
《王朔密码》从王朔之“火”说起。
|
|
|
作者指出,《我的千岁寒》里暴露出的王朔的“学说”本身就只能是“漏洞百出”的,“作为小说家的王朔,一旦离开"小说"这个本行,就会出丑,出笑话,他不该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王朔密码》引用吴稼祥《王朔:从假流氓到伪君子》来批判王朔《我的千岁寒》里的“不平等观”;就六祖《坛经》的解读与《我的千岁寒》展开商榷,甚至细微至偈语翻译、“话口”的使用,并大段引用专栏作家的博客文章来作评说。
“王朔是假流氓,是伪小人,是半个天才,是中国文坛最具商业眼光的作家”,《王朔密码》从王朔作品的“关键词(句)”,从他的“一分为二”的文风,从他的“缺陷”,从他的“买卖”,从他的“逻辑”,从他的“泼洒无知”等各方面解说“为什么说王朔的作品是"痞性"的”。
《王朔密码》对王朔曾经写过《我看金庸》、《我看鲁迅》、《我看老舍》展开评说,评判到底王朔看没看清,够不够得着金庸、鲁迅、老舍。其结论是,王朔对金庸是“嫉妒”,够不着老舍,“误读”了鲁迅;《王朔密码》进而把王朔与当代作家王小波相比,认为两人是走着两个极端,即王朔轻视理性,实际上全盘否定了西方文明,而王小波推崇理性,骨子里完全否决东方文明。
《王朔密码》本是对“王朔现象”的解读,然而就在它成书的那一刻起,自己也已经成了“王朔现象”本身的一部分。
《王朔密码》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