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页->>中国青年报  解不开的情结――读《北京女儿》

(2006-02-07 19:27:33)
首页->>中国青年报->>特色周刊->>阅读周刊

   

解不开的情结
――读《北京女儿》
2005年11月07日

赵勇

  一直以来,青年作家蒋泥都很关注教育问题,我记得蒋泥的第一部长篇《在喊叫中融化》,正是以大学生活和农村社会为背景的,但有关大学的部分所涉不深。现在他又完成另一部长篇《北京女儿》,我一口气读完,读得很痛快。他的快人快语,是特别让人喜爱看的那类。

  《北京女儿》写了一名青年学生江澜毕业前后、分配找工作期间,处处碰壁,焦头烂额的遭遇。此间,他又掉进了与四名女子之间的心灵与情感漩涡中,将自己牵带到一个从未想到的绝地,不能自拔。

  故事内容层层推进,抓得我进去了就未放开来———他的故事写得好看。而且,作者有着一脉相承的主题,这一次依然以大学为切入点。我觉得一个社会普通家庭出身的人肯定占大多数,从校园走上社会之前我们一般都没有父母铺就的“登天石”,都需靠自己去努力。可是,大学毕业分配时,我们却有着那样多的陷阱和麻烦,青春期的不成熟更是一种不能抹去的正常形态。这样的形态,也就是蒋泥笔下人物江澜的处境,因而,这个人物的戏剧性命运,就具有了典型意义和认识价值上的启示。它启迪我们如何去避免机会的捉弄、肉体的折磨、欲望的迷惑,在走向社会时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出现,不至于摔跤。同时,社会也应该反省自身,为年轻人的出道,提供更加健康、合理的舞台。

  中国社会在此转轨时期,各大行业都在发生根本的变化,大学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困惑,他们又都是我们的弟弟妹妹、儿女后辈,社会理当关注他们的状态以及他们已经被打造得变形了的灵魂。这是未来对于我们的要求和责任。从这一点看,蒋泥也许在走着一条其他作家很少问津的艰难之路。

  《北京女儿》蒋泥著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5年10月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