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泥:我爱受苦的人类

(2006-02-06 11:21:26)

我爱受苦的人类

 

 

蒋泥

 

我们一出生就带着苦难,本体意义上的苦难谁也不能免除。人遭遇一定的烦恼、痛苦、困难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它对人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与意义。这也许就是苦难不能缺少的原因--如果说幸福、快乐对我们具有消极性作用、意义的话,那么苦难则是积极的。

苦难都需适度,任何一个人能够承受的苦难并非是无所节制的,过度的苦难会把人打垮,或早或迟、或轻或重,因人而异。

换句话说,每个人承担苦难的能力并不一样,相同量度的苦难,因着人的品节、气质、修养、机遇等条件上的千差万别,对不同的人其打击心灵的程度、得到的体验、导致的后果等等,都很不相同。有的人感到并不怎样时,另有许多人早已趴下了。

人的本性都是追逐快乐、避免苦难的,可是我们无法设想没有苦难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叔本华曾说,一旦大气的压力消失,我们的血肉之躯便会四分五裂。同样,人一旦解除了需要,一切尝试都能够成功,再无缺陷与苦难的话,他就会放纵而愚蠢。

正常情形下,越来越多的苦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泪水。物极必反,泪水堆积愈多,抗争愈强,便有了建设与创造的期望和动力。

因此,那个没有苦难的天堂对人类来说,实在太轻了。在那里生活即使不一定是温暾、平庸的,那也是不够激越、嘹亮的,是一种死寂状态,缺少了精神的救援与支持,人会不堪忍受,无事生非,也要造些人为的灾难出来!

所以,我们注定要以受苦作为自己生活的常态。

威廉·詹姆斯说:人类的激情仿佛要求金戈铁马的鏖战场面。安享胜利果实的时刻,一切就变得卑微了。人类的天性历经艰辛,拼却全力,受尽苦难,终于九死一生,然后又抛下胜利,奔向更罕见、更艰巨的理想--正是这样的风采激励着我们,这样的现实仿佛是一切高尚文学和杰出艺术的作用,点悟我们,启迪我们。

根治苦难的最好办法可能是有的,这就是父母不把生下,这世界从没有存在过。

然而,不在,世界于又有什么用呢?

如此,人可否超越苦难?如果可,又怎样超越?

永远抱着梦幻和信仰,在心中燃起希望之火,从精神上压倒它,让精神保持胜利者的姿态,做一个精神贵族,不论这姿态是何等荒谬,让这样的心灵获致一份安宁与充实?

这样行吗?

多少穷人正是凭着这一点精神上的宁静或蒙昧,才安于天命,卑微而甘心地活过了一生。

无怪托尔斯泰说:我越是思索劳苦大众的生命,我越是相信,他们的信仰才是真诚的,也只有这种信仰,才赋予生命意义,才是生命的寄托……他们平静地劳动,忍受着贫困和痛苦,他们生活,他们死亡,在万物中,他们发现的是幸福,而非空虚。我不能不热爱这些人们。

我爱着受苦的人类,以一颗执迷不悟的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