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泥:写在长篇小说《北京女儿》出版之际

(2005-12-30 16:06:56)

愿我们都免于受灾——写在我的长篇小说《北京女儿》出版之际

 

蒋泥

 

      我一直不能忘怀自己的大学生活,尤其是读研究生期间的经历,整日念念于毕业后分往何处,过着忐忑不安的日子。

     这样的心情深刻地影响到我的一切方面,从可见到不可见的一切方面。我因而有了一系列的奋争与思索,展现自己,虽跌宕多舛,一次次落于无望之境,关键时刻却受到青睐,逢遇到友好的师长,帮助了我,留住了我,让我获得自主命运的条件、机遇和能力。

    这是值得庆幸的,也是应加感激的。

《北京女儿》写的就是这样一个同样临近毕业分配的研究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碰壁的经历,以及他与几位女子间,发生了扑朔迷离的感情,将自己牵带到一个从未想到的绝地。

这样的故事,以真实为影,故事本身就不会是建于空中的楼阁,能引人一掬同情泪,寻到大量的共鸣点。

此前,我已写过一部以大学在读本科生为主角的长篇《在喊叫中融化》,横跨城市和乡村两个世界,写得散漫而随意,不以为它有多少艺术价值,没曾想倒有了好几种盗版。原先烫银的书名,有的没烫出来,封面上一片糟;有的则去其“银”,只留了白色的字迹……

问出版社怎么回事,答曰“盗版”。于是我好奇,就从那些五块十块就出手的、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专靠卖盗版为生的小书店购得,翻看翻看,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有谁生了并不漂亮的娃娃,被人大肆“克隆”,而无动于衷的吗?

我们可是纳过许多税,养着那么多应该去打击盗版的人士的,现在却不能不听任盗版满天飞。

这是为什么?

《北京女儿》(中国三峡出版社200511月)确是比《融化》紧凑多了,成熟多了,人物活动的舞台仅仅限在北京,故事性就更强,也就更好看了。著名小说家周大新先生,在为我的前本小说写序时,强调了“好看”的重要性,我是一直在努力践行的。

于是我担心到了《北京女儿》出版后的命运。

我至今已经出过七八本书了,几乎每一本都有盗版,不少是一盗再盗,一版再版,封面都盗换过好几回。

最离奇的是其中有一本,换了封面、换了出版社不说,连作者名字都换了,换成了贾平凹,内容中凡带了“蒋泥”二字的,都换成“贾平凹”。但我的书序,又是请比贾平凹年轻的孟繁华、孔庆东俩博士写的,书中还有拜见老前辈的文字,人家也提到我的名字,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说辞:“对于贾平凹这类年轻的作家来说,决不能多说他们好话,否则让这批人抢了我们这一代的饭碗,那还了得?”“在这些文章里,我不仅看到了贾平凹作为青年的激情和敏锐,同时也看到了他的率真和诚实。这一点,对于一个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作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至于贾平凹的籍贯,就成了“江苏人,是梅兰芳先生的同乡”,等等。

这样的盗版,就有点误人子弟的味道了,可又是我们不得不随时需接受、随时要面对的灾难。

但愿全天下的人们,都免于受这样那样的灾害……

 

                                

 

(蒋泥著,中国三峡出版社200511月。20元)

 

 

作者简介:蒋泥,原名蒋爱民,1971年生于江苏泰兴市,青年作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多次获各类文学奖。发表文学作品两百多万字。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北京女儿》、《在喊叫中融化》,文化随笔集《灰色地带》、《不死的光芒》、《另类童话》、《拷问中国教育》等。合著有《醉眼看金庸》、《与魔鬼下棋》、《世纪末的尴尬》等。

 

原发报刊:

 

 红蜻蜓素质教育网 >> 新闻 >> 教师报 >> 文化广角 >> 正文
file:///D:/skin/yjwc/wzlm-1.gif 愿我们一生平顺——写在长篇小说《北京女儿》出版之际            【字体:
愿我们一生平顺——写在长篇小说《北京女儿》出版之际
作者:蒋  泥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05-10-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