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浪游的人有一颗浪游者之心(九题)

标签:
张筱原创散文、随笔艺术、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浪游的人有一颗浪游者之心
〇
Ø
闲坐,哂着冬天最后几个小时的暖阳。对面的竹丛中,不时有竹鸡扑腾枝间,它让时光显得更加静幽。就在这时,一簇枯萎了的菊花吸引了我的视线。随手从茎上托起,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轻轻拔开,我看到枯萎的花瓣包裹中的金黄,还有花芯与花萼的绿,这意外的发现,着实让人有点意外和惊喜。原来,判定一朵菊花是否枯死,须要一层层剥开来审视。之前,我假设的死亡,只是其表,它的内心,一直都是活着的,从秋天,迈过了整整一个冬天。
晒着太阳,听风于素园,以生命自己的方式成全自我。
Ø
从自然界的纠缠开始,从白天黑夜开始,你看到了物理的纠缠,人与人的纠缠,家庭关系的纠缠,情感的多样性与你自身的性格纠缠。
纠缠不休,是人与世界的调节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命里注定。
纠缠不休,是一种关系的存在,也是存在的关系。
纠缠不休,首先是与自己,然后才是与生活,与命运,与你与世界发生的种种关系之间的纠缠。
人,都试图解除这形形色色的纠缠。纠缠越少,人活得越真实。可是,最终没有人可以解除与疾病、死亡的纠缠。
纠缠不休,才是存在的本质。它不是虚无的梦或理想,是活着的一张张票据、证照。
Ø
昨日金旭来访,在素园饮酒,谈天说地,甚是快活。晌午之后,携书十余册随金旭入城、入室,煮茶,赏梅,品酒。心中冒出“一期一会”这样的字眼。之前,趁着酒意,与兰州几个朋友短信往来,约了日子,久别小聚时,可以想象是多么快活。
消息一个又一个,甄别,确认,回复,甚至忽略,好消息不好的消息不好不坏的消息,共同组合成生活的一部分。
去另一居所,推开门,被一股热浪拥抱。开窗,透气,在书架上摆放好携来的书。这是另一处居所,另一个书房,在正式入驻入前,我让书先入为主。只是,这个书房,我还不曾想过命名。庐,轩,堂之类传统的书房命名,对它并不适用。它将来也许是一个道场:茶道,酒道,人道。与朋友们惺惺相惜,可随意坐卧,无束无居。忽然想,就叫它“三道坊”,亦无不可。至于三道之“人道”不是主义的那个人道,是指文学之道、写作之道、生活之道。君以为如何?
晚上与从北京刚刚返回的柏菁,一同出席了金旭的家宴,金旭夫人说我们俩也是亲人。是的,我同意。
逛街,看灯,随后谢辞挽留,打车出城,小城的热闹都留在身后了,只有几个人,还留在心上,伴我夜行。
Ø
二十年前的一帘悬垂,依旧鲜亮,仿佛时间未变,春天未变。
只是生命易老,生命易变。
从熟悉的物事中,感受变与不变,便明白心坚穿的是什么了,并非是生活。
于世界,生命也是悬垂之物。他飘拂,游荡在人世,不断变形,退色。
心也是一具悬浮物,悬挂在世间的种种概念里。
世界,越来越具象,也越来越概念化。
悬垂,无处不在。
Ø
太阳格外灿烂,空旷的地上,蒲公英一球白、一球黄,一个己是前世另一个才是今生,但它俩同根、并蒂。前世今生,是有的,只是不能换。
我対着这株无叶的蒲公英许久,它们历秋经冬,在春阳灿烂的这个日子让我遇见,这是我无尚的幸运!
如同我相信的许多事不能实现,我只是愿意相信。
Ø
世界不断提速,尤其是在春天。只是,春天还是那个春天吗?人的心境、情境,与环境一同位移,所有饱经沧桑的人,都面对着似曾相似的春天。
天还是那么蓝,一只鸽子趾高气扬的站在屋檐的黑瓦上,不知是在寻找方向,还是在寻找同伴。
宿醉未醒,离别的已经离别,逝去的已经逝去,唯有半醉半醒时留下的照片,定格了永不褪色的友情。
Ø
也许是真的变老了。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喜欢窑货,也就是通常说的瓷。特别是三年前随老盖跑东窜西,在见识了几个窑,认识了几位制瓷大师之后,越加喜欢瓷的质感。这种非石非土的东西,经窑制后,器未变而质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
这几年,无意中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出门时,总要带上两件小瓷器。当然,以茶盏、壶为主。特别是从老盖处得来的一把壶,这两年也随我的游荡而走南创北。
闲无事,看到“为汝而生,因汝而痴”这句广告词,忽然想起那年与瓷亲密接触的一段日子,在回忆中回味美好。
为汝而生,因汝而痴。世间,也有这样的情、这样的人。
Ø
枯坐,看雪慢慢地化去,须臾间在太阳下消逝踪影。有些事,也如这阳光下消失的雪,无迹可寻。也无人可以问津。
枯坐,看着远远近近的枯草荒枝,从芜杂中感受心下想要感受的一切:生死,情爱,复苏,生长。感受无以言说的神秘力量。
枯坐,看杯中的茶水,颜色从淡变深,氧化,蒸发。从而体味到形色在无动于衷时的变化。想人生的一些轨迹,如这杯茶,也总是在不动声色中悄然变化着的。
枯坐。被熟悉的事物围裹,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内心,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安静。
枯坐在晌午的风中,那一丝丝春天的温柔已经漫起。
Ø
阳光明媚,透照半坡居。歌唱的人,在对面很早就唱响了早晨。这是春天的骚动,还是元宵节给人们注入的兴奋?于我,久已没有这样对节日的兴奋了。节曰于我,与正常的曰子没有什么不同。
近年来,一直在自己的生活里生活,煮茶,读书,写文案或许多分行文字,散步,煮饭,饮酒。自己打理着自己的生活,自己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很难为外面的热闹所动。
复从素园至半坡居,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起转承合。这是生命听从了的命运召唤安排,无是无非,无好无不好。这样身处尘世间,又觉得离尘世很远。久居半坡居,有着出尘离世的况味,而这种味道让人深深迷恋。
2019·0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