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写在时间背面的眉批(开卷)

标签:
张筱原创散文、随笔艺术、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写在时间背面的眉批】
〇 張 筱
2016/2017,在陡岭·汇聚跨年;2018/2019,在伍家岭·天健跨年。
浮想联翩,触景生情。
⋯⋯
室内有几本书:《太阳石》、《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桑德堡诗选》;一本期刊《湘江文艺》。
⋯⋯
在壹平方英里生活。我睡在“六英尺长的房子里”:四壁徒空。
这是另一个“九米斋”?不,是七米斋。
⋯⋯
洗澡,剪发,午睡。读诗,闲逛,在夜的星城。
夜空煌煌,夜色锦绣。不见星星。
⋯⋯
“时间敲进了另一颗铜钉子”,是的,今天,将死于2018。
“过去是一桶灰烬”
“昨天是一阵飘走的风”
⋯⋯
桑德堡的《荒野》,大气、野性,生机勃勃。
他是狼,狐狸,猪,鱼,狒狒,鹰和知更鸟一一在他的身体里。
“我是世界的朋友:我来自荒野。”
⋯⋯
我想可以结句了。
《偈外无外》,《短歌野唱》,还有一年未来得及命运的诗集,还有半破居士的些许杂诗。
残编,远没有结束。
他方,是人的他方。人在他方,继续唱。
⋯⋯
存的几本旧书,蒙尘己久。
也许,它们该归回我了。也许,己被别人当成废物丢弃。
⋯⋯
突然想北山书院,还有北山的梅。也想春天的木姜子花。
意念中,有暗香浮动。
⋯⋯
“我是世界的朋友:我来自荒野。”
我希望我是安静的,如陶器一样耐火,如石头一样安静,如生长青苔与光阴的瓦片一样寂然。
只是希望,只是⋯⋯
……
掀帘,窗外堆落星火,窗台上是残雪。
入世的喧嚣,是城清晨的喧嚣。在潘家坪,想念伏龙坪
一个错觉,一个意动,生活便这样本末倒置了。
⋯⋯
风干的鱼,没有眼泪。
我也没有眼泪。
其实眼泪是很有用的。
⋯⋯
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小偷,骗子,强盗。这几个分类,几乎囊括了所有人的行径。我不得不承认。只是这几个角色是互换的,在不同的命运场景与生活紧要关头。
崇高的假名,只是安慰,不是希望。如同公正,仅是希望。
⋯⋯
再读桑德堡的《大草原》,竟有些热血沸腾。那一切生机,那一些生气,让生命变成无比鲜活。
这首长诗描述了真实的生活,文体却极另类。是的,只有真正的创造者,才有力量创造。
另类,是他最荣耀的资格。
⋯⋯
喜欢各种茶,喜欢各种泡茶方式,如同面对生活各种形色。
生活,有些是可供选择的,一些是强加的。如同饮茶,在可选择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冲泡,或煎煮,或煨熬。
生活,也有前提,也需要必要的条件。
也许,只有一颗简单的心,已足够随遇而安。
⋯⋯
“不要把自己挷在别人的战车上”,忘了是谁说的。只是少年时看到的这句话,偶尔会冒出来。
有朋友说我一根筋。无异议。
许是愚且蠢,许是执著,或者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无怨无悔,继续走——
⋯⋯
叙事,是史诗的传统。
这个人诗太硬,硌的人难受;句子太尖锐,锥得人心痛。
但是,我喜欢这尖锐的疼痛。
⋯⋯
文明,是多少人用血喂养的一头怪物。人们甘愿被文明吞噬。
世界的体积与体量越来越庞大、宏伟,生活却越来越扁平化。符号化,成为未来生命的主宰。
这是多么幸运又多么不幸的新世界。
⋯⋯
没有入寺礼佛的想法,冷雨中来到洪山,只为感受这片山林的清肃。或者,只是为了来捡拾几枚雪下埋藏的橡栗。
一切与那年那月一致,在意料中,也在想象之外。
⋯⋯
2019·01·01
烟与钢。
一百年前,有人以此为诗题。百年之后的今天,是霾,及与霾一同生成的各种新型材料。
青铜失音。
钢铁退场。
人,一直与器物在搏斗。
⋯⋯
文化,是一幅旧画,层层揭裱,又重新装裱,不断翻新花样。而政治是襁糊,不,是速干胶水,时尚被粘连在表面。
文化人,许多所谓文化人亦是。
⋯⋯
淡出,这是必然的。
从“少年不识愁滋味”到一度“粉墨登场”,再到“洗尽铅华”。这是人生的大致阶段。
淡出的,首先是人事,再是世间俗事,是生活的纷繁与俗丽⋯⋯淡出的,是人生态度,转化成生命行为。
淡出,是为了入。是回归到生命的本初。
⋯⋯
情怀。这也是一个用滥了的词。所谓情怀,是各有所解,各有情怀。
听别人总把情怀挂在嘴边上,总有种卖文化“狗皮膏药”嫌疑。
说与做,向来是两回事。此乃本时代特色。
⋯⋯
愚昧被铲除,新的愚昧开始生长。愚昧如同野草,没有什么能根除。知识在不断拓宽外沿与内涵。新的愚昧,总是以狂热的方式集结,为主义或民族或信仰服务。
无论是上帝,还是统治者,都不能为正义代言。他们,只能代表正确,且是有限的正确。
……
钦佩。对人,对事的钦佩,也是随着年龄增长变化的。少年时所钦佩的人,到中年时,对曾经一些钦佩的已经不钦佩了。这种变化,首先是思想的变化。
人过五十龄,更在意身边的人事,在生活中众多平凡人中,发现让人钦佩的人与事,这才是真的钦佩。
在朋友中,也有我所钦佩的人。尽管他或她寂寂无名。
懂得不会“听”名声,而是从著述、思想中,感受一个人,并发现由衷钦佩的人。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看着窗外的雪,不由想起苏轼的这首《定风波》,也不由想起昨日(元旦)下午去洪山赏游,所遇所见。
人生,许多时候,是需要一些豪气的。
……
2019·01·02
文化,许多事情上只是招徕之术,并没有进入骨髓。
诗歌,也在当下试图为文化招魂。可它自己也未能唤醒自己的灵魂。
世界是热闹的,本质是寂静的。
⋯⋯
浮沫,洪水,干涸的河床,自生自灭的植物、花朵⋯⋯
一切都在时间里,它们并末计时:毁灭,消失,生长,往复。
⋯⋯
他不能指识岸,也不能确定尽头。他所能做的,是一步一步按心的方向、听心的指令行走。
他仿佛听到了,对他的召唤--
⋯⋯
给他一眼泉,他能掘成一口深井。
给他一口井,他能汹涌成一条河。
天爷呀,也许只给他一滴水,他也能变成大海。
⋯⋯
匿迹在生活中,潜形于无形中。这是他处世的方式。他热爱这个世界,热爱人类,热爱生活。
他热爱着他热爱的一切。
⋯⋯
纸上,游别人的山山水水。不,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所有的历与阅都是自己的。
行走,阅读,沉思,生活。一切该发生的都正在发生。
⋯⋯
鲜花,墓地。夜雨朦朦。
熬夜的人,手触陶杯的温热,徐徐将夜咽下,佐以文字或者拥塞情感的莫名的惆怅。
据说在南极,有一种虾很漂亮,许多浮游生物,都是它们的食物。
南极是极干净的,没有人。
⋯⋯
生活从来是困苦的,他只不过是不想揭穿生活的老底。
生存是一根很长的棘条,在缠绕中说不定那一天就刺痛了你。
别听有些人胡说。也别听佛说。听听生活怎么说。
⋯⋯
唾弃,不要太粗鲁。轻轻的,无声无息地唾弃。
是的,斗士没有好下场,懦夫更没有。
世界是一道空前盛宴,只是许多人无法下箸,更多人无箸。
突然,很怀念那个叫冉·阿让的人。
⋯⋯
2019·01·03
因为一个人名,他找出那部片子。观看时体察。
世界本当更好一些,生活本当更好一些。奇怪的是,人所为自己捍卫的,共同筑起一个悖论,如一道解不开的符咒,又如深入骨髓无法拔除的蛊毒。
生活,是欢乐的驭手。
身体或生命,才是悲观的天才。
⋯⋯
《孤独六讲》,《AI: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未来》。两本书,两个层面,不同境界。
自己给自己的礼物,自己给自己的未来。
⋯⋯
被深深的无力感困惑,有些时候,有些事,人力不可为。
只有大修为者,才能真正做到无牵挂。而他所能做的,只是忘却--暂时放下。
回归。回与归,是份量、比重不同的两个字。
⋯⋯
旋转九十度,俯瞰窗外。不是上帝视角。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
又是一天,两天,三天⋯⋯
又是⋯⋯
路上爬行着蜗牛,还有许多游来游去的鱼。
……
如果仅仅是为了感动,如果仅仅是要感动。那么,我一生中可以做无数次。
因为我知道,我要的是爱,也要付出爱。这一切不是为了感动。
因为我更知道,我要的是不落俗,要的是思想。
我要的是人世间人对人毫无虚饰的真情。
⋯⋯
世界真的在“颤抖”,因为科学,因为人造科技。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总不过时。只是学什么?怎么学才是问题。
只是所有超物质形态变化、变异,未必是质的。
⋯⋯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鲁迅先生说的,它永远不会过时。只是,若将“勇士”换一个提法,似乎更加意味深长。譬如:真的人。或大写的人。
惨淡人生与惨淡的世界一样,都需要对生活苦心经营。
⋯⋯
同样努力,努力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首先要承认,人与人的差距,先天性的与后天的。
努力了,什么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为之后悔了。
活着,努力着,历验着,苦乐着,如此而已。
⋯⋯
2019·01·03
当诗人们匆忙为政治站台时,愈加感到桑徳堡诗歌的力量。
匆忙,急切,示好,顺存⋯⋯即使有几声真的批评,也被口水淹没。
⋯⋯
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签下生命签,向金钱低下理想的头。
⋯⋯
是的,统治者总是喜欢割裂历史,分解历史,并从中断章取义,为“我”服务、所用。
人是善忘的,健忘的。这不是历史的罪责。
⋯⋯
人,创造了工具,把劳动变成了“工作”。
人,利用工具,改变了生活。
人,终成了工具的“工具”,被占有、驱使、奴役。
⋯⋯
大修行者,都是自“囚”者。
葡萄没有熟透时,吃与不吃味道都是酸的。这看得见。
乌鸦都是黑的,这只是它的衣裳。
⋯⋯
不论生命行囊多么丰沛,富足,注定有些是无法打包,随身携带的。这也是人生最大的遗憾。而这些生命无法打包的,会与奔走者愈来愈远。
突然地想念⋯⋯
忽然心酸落泪⋯⋯
⋯⋯
“过去是一篮子灰烬”。是的。无论曾经多么伟大。这是桑德堡《风的玩物的四个序曲》副标题,一首可以传世的诗歌。
风的玩物。是的,是他和你也是我,是城镇废墟,是世界。
⋯⋯
象时令节侯一样舒展,没有挤压、扭曲、变型。
于一个人而言,一生中,这样的日子太少。
舒展的心绪,又是多么难得。
⋯⋯
入湘十余日,未见一日阳光,除了一场大雪,两场大雨,其余时间都是雨蒙蒙,雾蒙蒙。
这灰蒙蒙的天气,制造了一种恍惚的效果,让人有些分不清轻重缓急。
阅读与行走,成为一个有效破解之法。
⋯⋯
没有更亮的灯盏,它是唯一。
没有更明的火焰,它亦温暖。
是呀,坐在雪白无垢的墙壁对面,正好面壁。
是呀,做一个不好斗的困兽,平静呼吸。
⋯⋯
与自己独处并不单单是经验,需要调动生命深处潜隐的一些趣味。
在许多时候,人都要面对孤独的自己。
找到你的方式,且不是惟一的方式,与自己和解,与时间安然相处。
⋯⋯
201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