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天赐地蕴(私语·续二十五)
标签:
张筱原创散札艺术、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天赐地蕴》(私语·续二十五)
◎
@
人到中年,是不断复读。复读自己,复读心仪的书籍。
一眼看见被光打亮的书壁,《人类简史》值得复读。
@
坚守。默默地坚守不是美德,也不是价值取向,仅是对理想的选择没有放弃。
坚守在这样一个地方,如同对写作没有放弃。
@
没有什么金玉良言让人一生受益,一个人在不同阶段、时期,可能对某句名言欣赏并被打动,但是之后呢?
连太阳,人们都是夏日避、冬天爱。且就是一句话,又能救人于水火?
好在,不要听反或反着听才好。做自己,不但要智慧,还要定力。
@
无论是中世纪,还是现代。事实上不论任何时代,我想人们不会喜欢“告密者”。
我一直都不喜欢“告密者”。
那些“告密者”,得到了什么奖励,等到了什么结果?不提也罢。
@
历来的君王,都喜欢人们把他当成明君来称颂,他往往也自诩明君。
今日,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们,又有谁能容得下别人批评。
大权在握,人,便失去反诘自律的品性。
@
生活中,意外的发现不一定让人惊喜。意外地看见什么人,遇见什么事,都是造化。
是造化。越来越明白什么是造化。
@
日子还是不止不休,许多人、事己隔世。
隔,这样一个东西或装置,是阻断,是遮掩,是隐,是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人与人,也隔。人心隔肚皮,这句话听来有意思。
隔,是现状。不隔,是愿想。
@
记忆,这东西是脆弱的。
记忆的书写,许多并非还原了真实。
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更不可同语。
但,还是要感谢那些记忆的书写,感谢那些纪录者留下的图像。
@
戏剧化,戏剧性。与生活无关。
生活,平庸的不起波澜,如冬天的河水沉澈、枯瘦。
推波助澜的,是一颗弛张与梦呓的心。
@
月,真清。也冷。
山月,与城里的月亮,一样。
@
自己与自己说一句梦话,晚安。
再无梦。
@
说冬天不冷的人,没有进入真正的冬天。这样的人,是在消费主义制造的穴窟。
许多假像,蒙蔽了更多假像。
世间真残忍,冬天真冷。
@
在诗歌中,这一朵花高过了冬天。
现实是,它插在我的茶案,比我的目光还低。
但是,它在诗歌中就是那样的一个意象。
生命,就是这样的一朵花儿。
@
文化,是世界存在的另一个形式。
当一切以文化命名,或以文化的名义命名时,生活更值得警惕。
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热爱的习俗,那是文化最贴近生命的意义所在。
@
在无意义中存活。没有哲学的思辨,没有诗歌的高迈。
无意义地存在,是因为无用。
在这无用的早晨,晒太阳。
@
残汤剩菜,残酒。几个人。
两个人,留下光明残局。
和半壶残茶。
@
把一场借宿,当成借宿。
梦中,却换成一回挂单。
梦很浅、很轻很淡⋯⋯
2017-12-02 半坡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