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反刍·张筱散笔(33)

标签:
张筱原创散札艺术、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这个春天,遇见几多桃花源,从横店的“桃花源”到残雪的《桃花源》再到陶翁的桃花源记,肯定不是一个桃花源。
我愿意这样想,春天,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桃花。或者干脆这样说: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朵桃花,都装着一个桃花源——有人在春夏,有人会在秋冬。
桃之夭夭,是心之夭夭。
路过东溪,被撇在一边的小桥(旧式拱桥)与油菜花相媲美。这几小片油菜花,如公众微信号一般,多次刷过我心灵屏面,每一次都有不同。
是的,公众号微信满天飞的年代,有几人读了那些图文,看了视频,听了诵读?你的朋友圈,一天到晚被刷几十次上百次几百次,开头的新鲜感没了,开始有点烦。
文化不甘寂寞,文学与文人也不甘寂寞,公众号很热,其实很冷。冷,是真实的,如这深春还寒。
世界从来没有冷静过,只是一直不停变换嚣叫的方式。
走过,路过,被自然景色刷刷心灵之屏,突然安静。
欣然,在目光起落落中:褐色的松针被雨洗的棕红,一枝花独跳出地皮尺许,顶端是一簇簇小喇叭,酷似丁香实不是丁香花。林不密且幽,几种鸟鸣和着山野气质,一直往心尖上窜⋯⋯雨后山林,多种气息混同合力流窜,但仔细嗅嗅,还能分辨出松香,花香,苔藓与腐叶散布的腥味。我喜欢这些味道,它们的混合中,有它与它的不同。
逐味而知味,找到自己喜欢的味。如饮酒,如交友,如生命品味⋯⋯各有滋味,各有不同。喜欢的,是为味对,味道适应的,当会喜欢。
桌上有一杯酒,饮之后味不对。酒可饮下,若遇这样的人,不交也罢。
性本疏狂,又浸多了山野味,不被人喜,又如何?
突然觉得,我的气质竟然也是山野气质。
影子,影子叠着的影子,被大雨渲染出特别的效果,加上天空阴沉,四围森严,场景中全是混乱的剪影,让我想起小时看的牛皮灯影戏。
雨越来越大,影子消散,仿佛被雨淋化于无形。“城”门口,一对甲兵持戟,叉着脚,手叉着腰,更加增强了这种天气的幽暗氛围。郁郁中,突然谁吹奏起柔曼的一曲,如同点化的手指,把我从怔忡中拉回。
循声走近,原是一处乐坊。坊中壁上或置或挂着多种乐器,曲子就是从此传出,原来是一位乐师正在教顾客简单的吹奏指法。四顾中,看到简约的乐池旁一只简朴的瓶中,高低错落直竖着几枝瘦瘦的莲篷,它们被搁置在这里,虽然是刻意的,但一眼望去雅致极了。我明白,这是装饰物,虽喜爱,但店家肯定不售。不需问。
在逗留的片刻,我的目光一直被这几只枯蓬粘接,胸臆无端。我从中看到的是光阴,也看到了人生。
人一生很短暂,而光阴却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