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手(《蜉蚰集》)

标签:
文学原创张筱作品《蜉蚰集》)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
的。可惜奖太泛滥,我失去了打电话祝贺的兴致。
与诺贝尔奖文学奖相比,这两个奖项影响力(知名度低、级别纸、规格小、奖
金少,这是习惯上的判断)太小;也不及茅奖、鲁奖的影响。但毕竟是全国性
的,算是大奖吧。
时下的文化热,催生出了许多奖,诗歌的,散文的,诗歌散文的。这些奖项,
主旨是要通过征文这一形式,提升当地(主办方)知名度,大有你方唱罢我
登场的热哄。
文学奖是需要的,特别是对于不富裕的作者而言。
文学奖并不是必要的,只是对于一些想以此出名的人具有吸引力而已。
它们,只是一场场“文化”秀,与文学真实性无关。
关于文学,苏珊·桑塔格说: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察觉到的,“在艺术中
真理本身的对立面同样也是真理”。借用王尔德之言,我可以说:“在文学
中真理本身的对立面同样也是真理。”文学是一种自我意识、一种怀疑、一
种道德顾忌。再从描述性与规定性去看,文学同样也是一首歌、一种自然、
一种庆贺与狂喜。
※
由于你的文学总是被贴上永恒的标签。所以给你写信这件事并不能算太出
格。博尔赫斯,十年没见了!如果有哪一位同时代人在文学上称得起不朽,
那个人必定是你。你是你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产物,然而你却以一种神奇的方
式知道该如何超越你的时代和文化。这与你所关注事物的开放性和豁达性有
关。你最少考虑自己的利益,是最透明的,也是最有艺术性的作家。与之相
关的还在于你灵魂的天然纯洁性。虽然你长时间地生活在我们中间,但是你
咬文嚼字和洁身自好已臻于完美,同时你已成为一个前往其他时代的精神旅
行专家。你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时间感。
信较长,只录了开头一节,相信读到的人,特别是写作的人,会喜欢“精神
旅行专家”。还有另一个词:时间感。
但凡作家,都是在做精神旅行,有人走得远,有人离经叛道也有人循规蹈矩;
无论如何,时间是一只逃不出的手,慑住了人们的言行。
开放性与豁达性,灵魂的天然纯洁性,与众不同……博尔赫斯自然而然“仍
将继续做我们的庇护人和英雄(苏珊·桑塔格)”。
还是时间,最终是时间对文学庇护,或者检验。
作为一个写作者,让我对文学的美好愿望永久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