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行者的风言谵语》:二月风语【2014-02-16】

(2014-02-21 09:02:56)
标签:

文学原创

张筱思想随笔

文化

分类: 诗歌·作品

《独行者的风言谵语》:二月风语【2014-02-16】


 

独行者的风言谵语

 

□ 张  

 

                 二月风语

 

 

 

 

【2014-02-16

雪,落于世界的对立面。在一场大雪中,顶着纷纷扬扬的雪,去赴一场灵魂的约会。这,已是第三场春雪。

从中街到前街,绕道望垣坪三岔口,左拐下行,就是惯常的路了。这条路通往阿干镇,也通往更远的地方。

长长的铁道两边,时有时无堆积着的村落、零落的屋舍,在雪的覆盖下,显得庄严肃穆,白茫茫的世界里,偶尔有孩童顺着铁道玩雪,偶尔有归人推门进入某个屋舍,偶尔有白狗黑狗在雪地中乱窜。世界在安静中,保持着不同以往的寂然,风景很美。

一场大雪,颠覆了世界,封闭了时间。沿着大雪覆盖的铁道缓慢散步,面对空茫洁白的田园,感觉到了光阴的无常,时间的静止,世界的安宁。这一切,都是违背往日经验的,心很静,也被面前的洁白洗净,可灵魂却啸叫不停,象那只听到我脚步声狂吠不止的小狗,只有一种声音不断喷射着。

五里铺,八野窑,叶家湾,川底岗……这样一些地名,一些乡村。往昔的炊烟、菜畦、果园,那些乡土印象的重叠浮现,仿佛是藏匿于记忆中的暖,也美也动人。去年中秋节,我一个人来这里散步,在微寒的秋雨中,目睹田园稠密秋色;悉数算来,我已不下十数次来过这里子,或春,或冬,或秋,或在一场大雪中。

穿行于这块乡村版图,果园中一身雪袍的老梨树,盘虬着古朴的苍劲;近瞅远望,正是这些树冠不同,年龄不同,高低不同的果树,让这起伏层叠的田园,变成了一幅浑然着苍茫的水墨画,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是这旷野上高于大地的生命自由的勾勒洇现。

一条小径,通过果园,直通到一户人家门前。沿着这条扫干净的小径,我走进果园,用相机拍摄下这一幅幅难得的水墨画,拍摄中,我的心也随着镜头特写或拉近推远的变焦,起伏沉落,茫然世界,恍惚只有我一个人的脉息,在大地上弹跳着,滚动着:被世界感动,被眼前这些大地上的生命所鼓舞。

果园里的这户人家,大门是传统的瓦脊木门,两扇剥脱了红漆的门扇上,帖着门神年画,门框上是一幅红纸金字的春联,门楣上方吊着只红灯笼,瓦脊上是厚厚一层随物附形的白雪。门半掩半开,院子不大,内有几间主房和一侧的厢房,阶前是一个小小的花圃。不用进入,其实我也能猜测出这户人家的生活状况,当属于不富不贵,却也能安稳生活在现世的人家。

踅出小径,重回铁道旁边。两条并行的铁轨,与白色的雪形成明显的反差,在雪地上醒目地僵硬着,却一直通向我目不能及的地方,有种果然的决绝。这趟单向而行的运煤火车,看样子今天没有通过,也不会通过了吧。在以往的散步中,我先后几次遇到到它,大体知道它的上班次、通过时间,今天,它是决计不会来了。而我,又是多么盼望它的到来,让它的行踪,犁开这田园这山谷中茫茫的寂然。

走到桥边,望望冰河上孔隙下的清流,估摸了一下时间,觉得不能再远了,往回往,最少也得走两不时。桥一边的公路上有车,可我决意还是走回去。

顺河而下,与田园更加亲密,也由之我仔细察看了梨树的萌芽,它们,就是在这样的不动声色中,忽然花开。可是,人们忽视的、看不到的却是这慢长的萌动过程,只欣赏花,喜欢着果。想象着梨树枝头上的萌动,也想往着自己的半生所遇所为,突然地释然,仿佛灵魂寻找到了一个着陆点,惬意的心,更加悠然淡然,于生命,这是最好的解释,也是最合理的解释。

喜欢上这一带的乡村风情,我想,是自己潜意识中一直把它当成了故乡的浓缩版图吧:一个活生生的,一个清寂朴实的,一个可触可感可以进入的乡村故园。这是我的心结,在这场雪中,我也打开了这个心结。

走到通向望垣坪的岔口时,我买了一瓶冰红茶,以此来冰镇自己一腔火热之情。再爬坡,上山,穿过前街,很快就到半坡居了。恰这时朋友打来电话,刚好在电话中,与朋友分享我的喜乐。

灰蒙蒙的天空,雪花,还在飘洒着,一直向着夜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