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人风语【2013-04-01】

标签:
不喜欢居士段话来心态平和张筱随笔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2013-04-01】
仲春,正是赏花好时节。可惜,双休日又忙着搬房子,误了赏花。从一楼搬到二楼,可谓更上层楼。不情愿的是,年前刚搬进此处一楼,还不到半年,又不得不再搬一次,好在不用车载,只需人扛就行。忙了两日,整体布局都安置妥当,只是一些细节处,还需慢慢调整。
第一日搬房,有朋友来,泡茶招呼,再打开一瓶酒,喊邻居来陪。到晚上,妻子下班做了几样小菜,我作陪喝酒聊天,期间儿子打来电话,说他已安全到达西宁。
说起搬家,邻居也提及他的旧事,真是麻烦的一件事。我想很少有人喜欢搬来搬去吧。人们喜欢旅行,没有负累;不喜欢搬家,是因为负累太多,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别处的人来说,搬家虽然不能说是灾难,但确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在这个城市,十年来还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晚上读书,翻到陶渊明的一些诗章,倒是羡慕他的生活,眼红他竟然拥有茅屋八九间。这是多么富有。还好,能租来这样的房子,有个落脚之地,生活便会步入常态。这样一想,倒也心安理得起来。
那晚和朋友聊了许多,彼此相识十年,也只是在一杯酒的挥洒间。在这个城市的十年,却不知从何而说。忽想起有人问我关于“九米斋”与“三合居”来历,我回答的一段话来:
“九米斋” 和“三合居”,只是我在兰州生活的不同时期之“地缘”符号。
十年前初到兰州,一个人,租了一间出租屋,刚好能摆放一张床,一张书桌,简单的锅灶,面积大约有九平方米,故自嘲为“九米斋主”或“九米斋主人”;后来顺手用“九米斋主”做了网名,偶尔纸媒上也作为笔名署名。
“三合居”是妻儿来兰州后,另处租的出租屋,一大两小三间。那是一个四合院,除房东外,就住了我一家房客,环境很安静。那一时期在兰州工作、生活都基本稳定,心态平和,于是取天、地、人之意,为租屋取名“三合居”,自号“三合居士”。
“九米斋” 和“三合居”都在城市的南边,半山坡上,与城市等高,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边缘地带。在此我已客居十多年。先是生存需求,后是喜欢上它的安静、它的地理位置。它处在一个城与乡的“临界”点上:从这里花十多分钟,向北就可进入都市;向南,步行二十多分钟就可以抵达乡村。它更类于一个小镇的规模(其实是一个社区),平民化的街区,多平房瓦舍,不时尚,也不现代。但我喜欢它的边缘,喜欢它与脚下都市的反差。在大街小巷行走时,那上世纪留下的种种印记,那种颓败感,芜杂感,还有烟火气,让人有种时光倒流感。还有一个好处是,只用二十多分钟,就可以散步到兰山公园大门,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白昼还是月夜,只要愿意,随时都可去那儿俯瞰都市灯火,聆听山林呼吸。
而在许多节假日,我更愿意一个人从这向西,穿过一个个低矮的村庄、小河,穿过秋天的菜园、春天的果园,穿行于贫瘠而自由的风中……那一刻,对生存、生活的感知最真实,心也最自由灵动。在散步中,重温久违的乡土气息。它是我生命里,最温情的一角。
这,是我十年的生活缩景,一个侧面。喜欢或不喜欢,都已成定局。
天气暖和了,又可以养花了。去年的那些花干枯后的花盆,不能让闲置。这便是生活,也是人生。也还有下一个十年,再一个十年;需用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