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径上的尘埃

标签:
张筱散文石径小径野枸杞山径伏龙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在这条联结繁华、静寂,也连接着城与乡的石径上,不经意间我就走了七八个年头:踩过石径上的积雪,也粘过石阶上的烂泥,但更多的却是一次又一次一趟又一趟拂动着台阶上的尘埃。
这条小径,就搁在龙首山西山余脉的山脊。高处那端是名叫伏龙坪的城市边缘地带,低处的落脚点跨过一条铁道(向西通往河西走廊,也通往青海、西藏)就进入喧哗的闹市。小径许久就有了,有了多久,我没有考证过。想来它与伏龙坪的历史应该相当吧。最起码我想有百多年了吧。
小径是一条上山的捷径,也是便道,故不在城市建设之列。所以这条小径就处在自生自灭状态。好在“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这条小径便存在了下来。在这条小径旁,还有三五户人家,所以它就更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更合情合理了。
早先,这条小径的台阶是依山势剖成的,遇到下雨便是两脚泥泞。好在这儿的白土不象黄土那么有粘性,当雨住时,在小径上行走也是两脚不沾泥的。记得在我住在山上,刚走开这条小径那年,有人从山下搬来一些废弃的水泥预制块,在陡坡、转角处铺陈出一溜台阶;旁边的住户,也把门前的一段打成了混凝土。这样,这条山径就成了隔一段是山径、又一段是土径的样子。又过了不知多少日或几年,有位好心的老人雇人又从山下搬来一些废弃的水泥预制块,沿路在那些没有铺陈的地方,开挖、垒出了新的台阶,这样一条完整的石径就形成了。打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雨,沿着这条石径上下山时都感到方便许多、舒服许多。
春天的石径,落着一层厚厚的尘埃,这是冬天的杰作。这时在石径上走过时,便会落下一些脚印。起得早时,我的脚印会无比清晰地留下来,起得晚些,我的脚印就叠在了别人留下的脚印上。无论怎样,在一场风或夜露侵袭后,早晨是看不到先一天脚印的。所以说,每一天每一行每一个人的脚印都是新鲜的,虽然还在重复着昨天的脚印,但这种重复是我们眼睛所看不见的,但我们的内心却非常清楚这一点。就同日子重复着日子一样,每天既是那样相似,其实又都许多不同。那时我想,这石径上的尘埃,每日都是相同的吗?今天的尘埃是昨天的尘埃,还是百多年前落下的尘埃呢?!尘埃是流动的,尘埃是不灭的。可我无法肯定今天的尘埃就是昨天的尘埃。
石径两旁开始绿了,先是芨芨草慢慢钻出了地皮,接着满坡半人高的野枸杞丛枝头发出了新芽,再后来星星草开出了白花、马兰绽放着一朵朵妖冶的紫色花朵……山更绿色时野枸杞也开出了细屑的紫色花朵。初夏时节,枸杞果就挂满了枝头,那星星点点的红韵,让人想到了许多与果实相关的事物,想到了那首“盛夏的果实”。到了秋天,还有一圃拢一圃拢球状的石葱开出了艳丽的紫花、白花,仿佛在天地间独舞。当冬天落过一场雪后,让人毫不怀疑,这石径就是在天地间铺开的琴键,走在台阶上,心咚咚跳着如同在弹奏着一曲曲天簌。
刚落了一场雨,湿漉漉的石径上没有了尘埃。但我知道,要不了多久,石径上又会落满尘埃——其实,连这石径上的尘埃,也可能都是新的。这种新,只是事物流动出某种喻意。
在这条落满尘埃的石径上,我还会走下去。但我不知道,我会走多久。又起风了,迎面扑来的尘埃迷茫了我的眼……
200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