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的静与美

(2008-02-21 10:38:39)
标签:

我记录

我的生活梦想

张筱

散文

生命的静与美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生命的静与美 

 

图文/张 筱

 

         亲情之旅·感恩之旅·快乐之旅

 

                        之四:生命的静与美

 

    十几株杨树,环绕在院边,既独成风景,又是与邻家菜地间一道活着的界碑;院角的五六株樱桃树,枝头的花蕾也尽染春色,欲绽美丽的花瓣;菜园一隅,菠菜呈现着冰冷的绿,与窗前花园边上的棕榈、与稀疏的一丛篁竹遥相呼应,展示着各自的风骨与神采……只有点点残雪,在草垛的阴影中,或在屋子的背阴处,昭然未尽的严寒。

    年夜的喧嚣已成往事,清晨的喜庆硝烟只剩满地落红,村庄在清晨的这一刻格外地宁静。但我知道,这种宁静只是暂时的,过不了多久,宁静将被汽车、摩托车的躁音替代。拜大年、走亲串戚的队伍,才真正是乡村过大年的一道风景。

    太阳高过河对岸远处的山巅、高过邻居家的屋脊,暖暖的光就隔着光秃秃的树冠,投照在面前青色的屋瓦、红色的砖墙与台阶上那几柱金黄色的玉米棒子上面,也投照在院落的每一处:晒场上的猪草,一畦平整过的苗床,还有摊在院边的土粪堆上——这就是我的家吗?是的,也不尽然是。家,不应只是房子或居所吧。也许家是一个刻在心中的地域符号,但我更愿意把它界定为是一个包容亲情温暖的空间,家其实一直就在我的心底。在院子里散步时,我仔细打量着面前的这些景物,记忆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想起到我在这儿曾经生活过的一些片断、一些旧事、一些难忘的农耕历阅。在院子里度着步时,我再次感受生命的宁静与祥和……

    中午来了一位昔日的同事,他从镇子上来探访我。我曾经与他在一个大院当过邻居,一块工作过五年。他是外乡人,那时他结婚时的新房,就是给他的那一间办公室。而婚事,还是一帮年轻的同事帮忙操办的呢。与他分开已过去了十几年,但他一直在小镇工作、生活。听他说房子买到了县城,爱人在县城一单位上班,孩子在县城也上了初中,现在小镇上就他一人。我问他,你的家在哪里?他用透过薄薄镜片的目光盯着我,迟疑的问:你问的是哪个家?我笑了笑,再没有深究。是呀,他是武都人,农大一毕业就分到这个小镇工作,在这儿娶妻生子,圆着他人生的梦想……在他心底,起码有两个家:老家、新家。所以他也搞不清楚我问的是那个家。

    在许多人眼里,这位同事是一个很窝囊的人。而他,却心存宏愿有所作为。他告诉我,现在已是什么委员了,也算是有所收获。他还告诉我,想与别人合写一本镇志,来填补地方志的一个空白;另外还想写一本自传体的长卷散文,希望我能帮忙润笔。听他说完,我并不吃惊,也没有丝毫的怀疑。我毫不迟疑地答应到时一定帮他。

    荣耀,是人心所向;名利,也是人生所向。也是因此,生命的世界里才多姿多彩,生命也许才有意义。尽然这些都是世俗的,但又不得不让人承认这种人心的现实。他是一个真诚的人,曾经也有过野心,也有所谓的仕途抱负,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最初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是,他却一直在调整着自已的方向、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所以他一直活得踏实、快乐。而他的精神寄托与梦想,最后仅仅聚焦在一本“镇志”、一本“回忆录”中,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而他内心的充实,一直溢于他对我的言表之中。

    其实,一个人无论是生活在低处,还是所谓的高处,都不能以“成败”二字来论;不足以“卑”与“贵”来区分。其实,生命最终遵从的,还是内心的平和,还是生活的安宁——我想,单纯而快乐地活着,也许并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就象这位曾经的同事:不妨有梦,不妨尊从于自已的内心,把欲望与需求调节在一个自已有可能实现的范畴内。

    很喜欢一句歌词:心若在,梦就在……只是这颗在红尘中挣扎的心,还需要在现实中不断自我超越,在现实的功利之外,我们也许才能真正让生命趋于平和与宁静。

 

                                 2008-02-19 金城·西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