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张筱散文诗仪式·灵 |
分类: 散文诗·作品 |
图文/张 筱
仪式·灵
一场场法事,偶尔会在上班的路上遇到。
在某个冬天阴霾的早晨。
在某个夏日滴血的黄昏。
灵堂就设在楼道口,设在路旁边。在公众场所,操办民间的奠礼仪式。
吊唁的花圈排成两行,悼念的挽幛倾诉着无尽的追思。
亲戚、朋友们一一将点燃的香火,高举过额头,插在亡者的灵牌前。接着跪在一张圆圆的蒲团上:三叩首后,点燃纸钱,送亡灵上路。
这一古老而肃穆的礼仪,在民间演译了几千年。
那是对亡者的追悼。
是生者对生者的安慰:给亲戚与朋友们一个交待。
这也是一个感恩的仪式:无论子女们在父母生前如何表现,但对亡者的后事安排,可谓尽心尽责,堪称孝道典范。
木鱼响了起来,经诵了起来——那是超度的安魂曲吧!
百草水洒遍亡者寝室的角角落落,在遮敝着腐败的气息吧——可是对生者畏怯死亡的安慰?
那执剑的道士,手舞足蹈着伏妖降魔,口中念念有词也许是对亡灵的慰藉!
木鱼声嘎然而止,夜静得如同深渊。
该为亡者送行了。
亡者那肉身已化成灰,而魂可能附在那个灵牌上
考子们怀抱灵牌、怀抱骨灰盒要去坟地了。要送亡灵去另一个世界。
那就是魂归的地方,那就是天堂吧?
一排车队出发了,被剪面铜币一样的引路纸,从城中一路撒开,去了一个草木茂盛的高地。
亡者的灵从此与大地为伍,有自然花草作伴。
灵棚被拆除了,楼前又空旷起来。
孝子们暖过的草堆被点燃。
一缕烟雾腾挪城市上空,被一阵风吹散。
也许过了三五年,只有子孙们还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位亲人。
无论如何,生者需要这样的一个仪式,来宽囿自已的灵魂!
亡者,还有来世吗?
死亡,是灵魂的归隐吗?
死亡,也许才是生命真正的归隐。
200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