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除一所家徒四壁的空房子外一无所有,你会如何?假如你被误解甚至指控为有罪时,你又会如何?
埃勒维拉面对生活苦难时所有的种种表现,这样告诉我:其实即使再穷困,只要不失去对生活的热爱,那么你依然会寻找到属于自已的欢乐。西西里青年杜里,这个学过文学有着美好理想的青年,一边干着泥瓦匠的工作,一边开办免费学校,然后不幸的是却被人诬告他谋杀了女孩玛丽,他的流亡生活由此开端……可是,他在等待真正的凶手或者那些亲眼和他一起看到真相的孩子鼓起勇气说出真相。
在看意大利《双重生活》这部片子时,我被影片中的许多情景、细节、对白所打动。在那个午后,我几乎是含着热泪,在一种莫可名状的情绪中,看完这部片子的。
埃勒维拉一家的富裕生活,随着丈夫劳瑞斯的突然去世而终止。也就是这时,埃勒维拉才发现丈夫赌博已经输掉了全部家产,留给她的是沉重的债务和一张销售音乐磁带和光盘的流动摊贩许可证。埃勒维拉尽管母亲的责任,勇敢地开始了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生活,在摆摊时有幸而结识了杜里,到了杜里的许多帮助。
当埃勒维拉向放高利贷的安娜夫妇以百分之三十五的利息,欲借贷保住房子的七千欧元债务时,杜里极力劝阻:“他们会为了钱,会逼你自杀的……你想为你的孩子留一堆高利贷?”最后帮助她摆脱了高利贷者设计的陷阱。
在埃勒维拉的女儿十六岁生日前夕,由于对抗并摔昏了那位好色的公务员,她家中的所有财物被全部没收。当她心灰意冷,沮丧不已时,杜里闻讯买了油漆、刷子来到了她家,与她一起在空荡荡的墙壁画上了家俱、花瓶和花,这突然的惊喜,让这个被苦难淹渍的家庭爆发出了欢笑。当杜里手把手地和埃勒维拉的儿子在一面墙壁画出一个时钟,在与孩子们共同营造着这种类似乌托邦的美妙过程中,这个西西里青年,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并成为这个家庭最受欢迎的人。影片此时给任何一个观众心灵的冲击,我想不会亚于我:因为朋友,因为真正的友情与关心,当失去一切时,快乐依然围绕身边。也因为有朋友的理解、关心、呵护、支持,当为生活而打拼时,才会更加坚强。
也许是文化不同,也许是心理或者精神上的差异,在这个城市、在我们的身边,我常常会看到一些不该看到的场景或现实迹象:那些四肢健全乞求路人施舍折乞讨者,那些动辄就割碗或跳河跳楼的懦弱者,那些招摇撞骗的政客与流氓……还有没有这种苦厄中的淡定,有没有这种人格力量的光芒,有没有这种呼唤善良捍保卫正义的勇气?!仔细想想,我还是哑然失笑了。答案,似乎是倾向于否定的。
就在这样一种艰难的生存状态下,埃勒维拉和杜里之间产生了爱情。但是杜里必须回到西西里面对一场诬告他的官司,杜里告诉了埃勒维拉实情,埃勒维拉不忍心让杜里独自面对官司,她的孩子们也愿意一起跟她陪杜里到卡塔尼亚。正当众人在旅馆聚会为杜里送行时,埃勒维拉一家三口突然出现:“我们不会离开你,我们决定和你一起去。”杜里在那一刻,既激动更感动,他一下子把她们搂在怀中。也许在他心里,这就是他的至宝,最珍贵的财富了。这份人间至真的情谊,的确很难得!
在为杜里送行的人中,尽管这些人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也都是一些地位低下的最底层人,但在一块工作、生活的日子里,他们只间却产生了真正的友情。杜里在大家眼里,根本就没有逃犯这个字眼,他简直就是一个优秀青年。旅馆老板娘这样说:“(杜里)像海鸟一样,虽很轻很小,但能飞过大西洋。”这无疑代表了众人的心声,是对杜里所作所为的一种认同;同样,这也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面对这样的一群人中,我感受到因为贫困而简单的乐趣,这种生活层面上的乐趣;也感受到他们因为简单而真正地快乐着,这种快活是溢于心灵的。这是一群情感丰富的人,也是一群富有人情味的人!
在杜里和埃勒维拉一家回到西西里的行程中,埃勒维拉的女儿阿涅赛偶然结识了杜里一案中被谋杀的女孩的哥哥阿雷桑德罗。回到西西里后,杜里把埃勒维拉交给自己的家人照顾,自己前去自首,他在等待真正的凶手或者那些亲眼和他一起看到真相的孩子鼓起勇气说出真相。埃勒维拉再次展现出她巨大的勇气和力量,虽然从他们回来的那一刻起,就有人威胁他们,但她绝不离开杜里,她要帮助杜里。与此同时,她和孩子们更加了解充满正义感,无私地开办免费学校的杜里。最终,真相显现。
一个人,无论是谁:贫穷或者富有。都在背负着两样东西:生活的苦,生活的乐。苦与乐是肉体的,但更是精神的。
许多人许多时候,因为亲人而有一种寄托,这种寄托能产生具大的精神能量,这也是生存的力量。许多时候许多人,爱是一种力量:亲人的,异性的,朋友的爱,能给人生的勇气。许多时候许多事情,正义的力量无所不在,正义的支持者无所不在,因此世界才更加美好。
勇气是什么?力量是什么?正义又是什么!埃勒维拉和杜里用行为告诉了我所有的答案。
2007-07-30 伏龙坪·九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