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保基金流通股股东刘仲藜项怀诚财经 |
分类: 股市春秋 |
如果细心察看一下沪深股市的2300多支股票,你会发现有200多支股票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之一是社保基金,如果单看参股上市公司的数目,社保基金无疑已经是A股市场的最大主力。从2001年200亿元的资产规模到2012年底的1万亿元;从最初投资固定收益产品到“积极入市”、“大规模出海”,社保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每个动作都牵动着各方参与者的神经。
成立之初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现身上市公司大股东行列的“社保基金”指的是全国社保基金,而非地方社保基金,两者从资金的来源、管理到用途都是不同的。地方社保资金来源于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社保征收,而全国社保基金的资金目前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入和国有股减持划入,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单独负责运营。
在2000年之前,中国各地社保基金管理运营状况普遍不佳,多个地区出现收支赤字,收益状况堪忧,即便按保守估计,未来二十年养老资金缺口总规模也在数万亿元以上。在全国社保基金成立之前,各级政府只是按照规定向各行业征收社会保障费,而征收上来的资金只简单存入银行,并没有具体的投资经营与运作。这样一来,社会保障资金会随着时间推移,并受到通胀和利率风险的影响,出现大量贬值。
社保基金潜在的巨大缺口,进一步加大了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2000年9月,为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资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同时任命刘仲藜为首任理事长。刘仲藜是前财政部长,由此也可以看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级别很高。
微妙的角色
社保基金理事会成立之初,其角色颇为微妙。社保基金定位为国家战略储备金,即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财力储备,主要为了应付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社会保障需要,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部划拨的资金和减持国有股的资金。而投资上,理事会又受到来自发改委和证监会的影响,还有,理事会作为一个管理应急社会保障基金的机构,又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系密切。
基金成立了,首要问题就是要开拓新的财源,首先是财政拨款,然后是将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但国有资产划拨真正运作起来却困难重重,一是划拨哪类国有资产的问题,是地方还是中央的?如果涉及到地方利益,有可能会遭到地方政府的抵制。二是如果划拨了中央企业的国有资产,未来由谁来行使这部分国有资产的收益权、管理权?
对于国资委而言,国资委作为出资人,又是行政管理者,其双重身份与理事会单纯的投资者身份将会产生冲突;并且,国资委并不愿意看到管理权分流,这的确是国资划拨的难点。
对证监会来说,证监会作为监管者,而理事会是证券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应该是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关系。但社保基金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基金,其参与证券市场不仅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投资理念,而且在信息获得、资金运作方面具有其他流通股股东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都将影响到证监会的监管。
理事会和发改委的矛盾则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上,因为理事会要做直接投资,如果社保有资金投资于基础建设,当发改委需要控制投资规模时,就没有办法对这部分投资施加影响。
正是由于角色微妙,理事会创立伊始就秉持“相互牵制和相互制衡”原则来构建。其高层人事架构中,理事长、副理事长分别来自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证监会,这种构架,被社保理事会高层认为有利于理事会与各大部委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
三任理事长的生财之道
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2000年9月成立开始,迄今为止已经历了三任理事长,分别是刘仲藜、项怀诚和戴相龙,其中刘和项都曾担任过中国的财政部长,而戴则是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三任理事长都是金融界的顶级高官,而理事会又是国家正部级单位,这里显然是他们卸任之后退休之前的最理想去处,得益于他们巨大的余热,社保基金发展明显烙上了这三任管理者的个人特征。
2000年12月,理事会成立刚三个月,社保基金资产总额为805.09亿元,基本上都是财政拨款,刘仲藜被任命为第一任理事长。作原来的老财政部长,刘运作社保基金的思路相对保守,他的观念是力求保全本金,主动投资的愿望不是很强。
反映在投资上:在2001年,805.09亿元的社保基金中,除了购买264.20亿元国债之外,剩余的519.99亿资金存在银行,当年实现收益仅9.84亿元。2002年,中央财政拨款和国有股减持的资金额为415.76亿元;2002年年报显示,社保基金总额为1241亿元,其会计收益为21亿元,收益率为2.75%,和银行存款利息大致相当,如果算上物价上涨等因素,社保基金头两年的投资收益可以说是个负数。
2003年3月,65岁的项怀诚卸任财政部长后接任理事长,随后,一大批发改委、财政部、社会保障部和证监会等部门官员调入理事会,在项怀诚的领导下,理事会以一种前所未有态势探寻着新的投资和管理模式。项怀诚主持过国家税务总局工作,当过财政部长,既管过收钱,又管过分钱,现在又被派来经营全国社保基金,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项怀诚接手社保后,便开始将社保基金全面投入资本市场,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包括股市、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实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多项投资品种。社保基金投资稳健,炒股所得不征税,没有扶贫义务,得到多项政策支持,因而在资本市场上所向披靡,收益丰厚。根据资料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为5161.52亿元,其在任五年社保基金的年收益率分别为2.71%、3.32%、4.16%、29.01%、43.19%,收益十分可观,他运气不错,赶上了2007年的大牛市。
2008年1月,戴相龙卸任天津市长后接任理事长,他延续了项的思路,除加大对股票市场的投入外,还继续债券投资和直接投资,坚持多元化的投资原则,加大对国有股转持到社保基金的推动力度,还接收了地方政府委托的资金。
到2012年9月份,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金已超过1.037万亿元,扣除300亿负债后,还有1.0044万亿元,其中包括接收了地方政府委托管理的大约1700亿元,还有8300亿元是中央所有的战略储备基金。戴相龙在任的五年,社保基金的收益率分别为-6.79%、16.12%、4.23%、0.84%,2012年统计还没有出来,据估计收益率为5%,收益不能和项怀诚相比,他运气不够好,赶上了内地的股市低迷,影响了整体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