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本扩张与股价波动

(2012-07-05 17:58:04)
标签:

增发

限售股

大小非

股本扩张

高送转

股票

分类: 股市春秋

股本扩张是很多上市公司再度融资的手段,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 “增发新股”、“送股配股”、“转增股本”等等。另外,限售股解禁将使该股在市场上流通的股份增加,实际上也是该股流通股本的扩张。借增发、分红配股、高额送股及某些概念发力,一些公司常常会被资金热捧,从而走出一波行情。当然,也会有垃圾股配股圈钱,股价竟跌破配股价的事件。因此,对于进行股本扩张引起的股价波动,值得我们警惕和甄别。

“高送转”股票的陷阱

“高送转”一般是指大比例送红股或大比例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比如每10股送5股,或每10股送5股转增5股。 “高送转”后,公司股本总数虽然扩大了,但公司的股东权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而且,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股本扩大,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与送红股将摊薄每股收益。也就是说,“高送转”股票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为什么“高送转”总能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呢?其实,高送转受追捧主要是一种心理因素,譬如说在牛市中某股10元一股,年报时10股送10股,而股价拦腰一半成了5元,视觉上价格降低了一半,很容易吸引新股民的跟风。实际上,当填权后庄家获利丰厚,而真实的复权价格已到天上,但跟风的并不会感觉到价格高。

投资者通常认为“高送转”向市场传递了公司未来业绩将保持高增长的积极信号,市场对“高送转”题材的追捧,也对股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投资者有望通过填权行情,从二级市场的股票增值中获利。因此,多数投资者都将“高送转”看作重大利好消息,成为季报和年报出台前的炒作题材。

尽管“高送转”不代表公司盈利能力有任何改变,但它却是一种常见的炒作热门题材,尤其多见于股市处于牛市阶段时,因为此时更容易受到股民追捧,而在熊市阶段,高送转的情况就相对较少。所以,我们不要因为“高送转”就以为公司绩优,而应该仔细查看公司的基本面。

限售股解禁对股价的影响

要了解限售股解禁,先看一下什么是限售股,为更好地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证监会对非流通股的上市交易作了期限和比例的限制。与限售相对应,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解禁就是允许上市,大小非是指大额或小额的限售非流通股,大小非解禁就是限售非流通股允许上市。

有的大股东,作为公司控股者的股份,数量相当巨大,但由于公司基本面好,又不想失去控股地位,因此大股东也就无心减持。至于小非,是肯定会减持的,这点毋庸置疑,因为上市本身給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收益,而对于那些大非,需要具体问题则需要区别对待。

限售股解禁是利空,对股价的影响,都是不利于股价的上升,假如说市场上这家公司原有10万张股票在流通,突然再加个2万股进来,供应随之增加了,价格自然要往下走。有趣现象是,很多股票在解禁前或在解禁后短期内都会有一波拉升,其目的显然是为了给解禁股出售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一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

股票增发与股价波动

股票增发,是指上市公司为了再融资而再次发行股票的行为,增发对股价并不一定都是利空。很多公司增发要么为了解决资金困难的局面,要么是向其子公司注资,还可能是为了发展新的项目,而增发的钱也会流入上市公司的财务中。

如果某股通过了董事会的增方预案,就会报批监证会。在申报增发的过程中,该上市公司为了提高增发股价,达到圈钱的最大化,一般情况下,股票在增发价之前,上市公司会携同机构抬高股价,以便其顺利增发出去,此时一般存在套利机会。而当增发价定下来之后,其股价就不会动了,所以,增发的股要看其时机择机而进。

增发包括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两种,公开增发是上市公司面向所有投资者公开申购,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面向特定的投资者增加发行股票。由于再次发行股票,股本扩大了,总的所有者权益当然就增加了,增发新股使得原有股东的股权比例下降,起到了股份稀释的效果。

一般而言,公开增发多为利空,因为增发稀释了所有股东的股权。但定向增发往往意味着利好,因为看好上市公司前景,机构才会购买这个公司增发的股票。其对股价的影响是,当增发价高于股价是,上市公司通常会拉抬股价,以达到顺利增发的目的。但是,主力及上市公司也不会让增发价与现股价相差很多,如果股价高出增发价较多,则反而会打压股价,其结果就是股票不涨、横盘、甚至下跌。

股本扩张与股价波动
                                          (唐志顺  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