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行之五:巫峡

(2010-09-07 18:50:58)
标签:

神女峰

金盔银甲峡

巫峡

巫山十二峰

巫山云雨

分类: 中国西南

中午,游轮到达巫山县,由此进入三峡的第二个峡──巫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巫峡自巫山县起,至巴东县止,全长46公里,虽然不见猿猴,但峡长谷深,奇峰突兀,云腾雾绕,绮丽幽深,素以俊秀而著称天下。三峡行之五:巫峡
                                       到巫山县

进入峡口,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美丽的彩虹桥,这就是被称为渝东门户的巫山长江大桥,通过该桥,可以连接湖北恩施、宜昌和湖南的张家界。
三峡行之五:巫峡

                                      巫峡口长江大桥

穿过大桥,回看巫山县城,好似天外有城。再往前看,峡江两岸,青山不断,时而大山当前疑似无路,忽又峰回路转别有洞天。三峡行之五:巫峡

                                   大山当前疑似无路

很快,金盔银甲峡就到了,远远望去,迎面矗立着一座秀丽的峰峦,峰顶高插入云,山色上黄下白,遥望就如一位头戴金盔,身披铁甲的武士。三峡行之五:巫峡
                                        金盔银甲峡

过了金盔银甲峡便是著名的巫峡十二峰,屏列于南北两岸,极为壮观,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古往今来的游人莫不被这里的迷人景色所陶醉。北岸六峰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望霞、松峦、集仙;南岸也有六峰,但在江中能见到的,依次为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其余净坛、起云、上升三峰并不临江。也就是说,我们在船上可以看到巫峡十二峰中的九座蜂。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登龙峰,其山之高处,若一个昂首的龙头。龙头后的山势,又如起伏的龙身,气势雄伟,层叠而起。古诗赞美云:

极目层峦似卧龙,就中高处彩云丛。三峡行之五:巫峡
                                         登龙峰

在登龙峰隔溪相望的东面,看到错落参差不齐的一排山峰,气势不凡,峰下有一股长流不断的清泉,其味甘美清冽,所以山以泉命名,称为圣泉峰。有古诗赞云:

止水一泓澄道岸,飞流万派浸书田。三峡行之五:巫峡
                                        圣泉峰

船继续前行,见到三座秀丽层叠的峰峦,那就是朝云峰,其峰势宏阔。每天清晨,日出之时,彩云环绕,时聚时散,能变幻出各种图景,仿佛仙山,因而得名朝云峰。古人咏:

看山可以咏今朝,最爱云峰在碧霄。

不羡夕阳成彩笔,露浓五色半岩浇。三峡行之五:巫峡
                                         朝云峰

过了朝云峰,有一座高耸的山峰,峰顶内侧兀立着一个人形般的石柱,高约6米多,宛如一位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少女,每天第一个迎来灿烂的朝霞,又最后一个送走绚丽的晚霞,故名望霞峰。也就是神话传说中的巫山神女瑶姬的化身—神女峰。孟郊诗云: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春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三峡行之五:巫峡

                                          神女峰

关于神女峰的传说有很多,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在《神女赋》中记载了楚怀王与神女相会的情景。另外,相传当年大禹治水,到了巫山即被困于此,怎么治也退不了洪水,后来王母娘娘差女儿瑶姬前来授书。大禹得到天书以后,就照着书中的法儿,降伏了各种妖魔鬼怪,劈山开岭,很快就疏通了三峡,治好了洪水。后来,人们就把就将授书之处叫做授书台,还修建了神女庙,以纪念神女的功德。亭亭玉立在巫峡之巅的神女,确实给人许多遐想。
三峡行之五:巫峡

                                    由此上岸可与神女相会

紧挨神女峰的东侧,有一座峰顶成圆形,苍松环盖,枝叶茂盛,因为以松盖峦得名松峦峰。又因形状象帽盒,所以也称帽盒峰。昔日古松遍地,莽莽苍苍,一片林海。每遇山风起,林涛阵阵,如潮如浪。古人诗云:

节彼层峦翠万重,何年蟠结几株松。

苍烟日午高冲雁,老干春深欲化龙。

三峡行之五:巫峡
                                        松峦峰

紧靠松峦峰往东,峰高入云,峰顶石林环列,参差矗立,如一群神仙相聚。故名集仙峰。又因峰顶自然分开一叉,恰似一把张开的剪刀,也称为剪刀峰。集仙峰的独特之处在于峰高峥嵘,石林环绕,极象九天众仙相聚之状。正如诗人所云:

维石岩岩降列仙,置身高近五云边。

不于蓬莱消灵蜕,来共巫峰证旧缘。三峡行之五:巫峡
                                        集仙峰

上面看到的是北岸的六峰,南岸也有六峰,在江中,我们看到了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可惜当时不能识别,没有拍到好角度的照片。另外净坛、起云、上升三座峰,因为不临江所以也没有看到。非常幸运,能看到的九座峰我们都没有错过,而且也拍到了。

飞凤峰山势从西向东延伸,形如一只凌空翱翔的飞凤,直下江中饮水,因而得名飞凤峰。

翠屏峰东连聚鹤峰,西邻飞凤峰,北望神女峰。此峰突起于缓缓山坡之下,漫山苍翠,郁郁葱葱,超然卓立,形如一道绿色的大屏风,因此得名翠屏峰。有诗人咏唱:

巫山四面屏无二,却望东南欲滴翠。

碧色分明云母光,清辉掩映琉璃器。
三峡行之五:巫峡

                                  远处是翠屏峰,紧邻是飞凤峰

聚鹤峰位于翠屏峰东面,峰顶怪石嵯峨,四时松杉茂密,长青不败。传说夜间有千百只白鹤聚集在此峰,故取名聚鹤峰。有诗描绘此峰:

猿声巫峡愁漂泊,别有高峰招野鹤。

松径兰崖任往还,雪翎砂顶相依托。
三峡行之五:巫峡

                                       聚鹤峰

十二诸峰绮丽如画,姿态万千,称奇天下。古往今来,巫山十二峰一直为古今诗人所咏唱,正是:“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

来到巫峡,除了看十二峰以外,不能不提到巫山云雨。由于巫峡谷深狭长,湿气不散,成云致雾,时云时雨,姿态万千,引无数文人骚客,春情涌动,遐想连翩。春秋战国宋玉高唐赋序》中讲楚怀王游巫山高唐,梦见巫山神女,柔情似水,一夜销魂。天亮的时候,神女告诉楚王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久而久之,人们认为用“云雨”一词形容男欢女爱既生动形象,又文雅贴切,于是,原本巫峡壮丽的自然奇观,便浪漫地演化成了男女缠绵情爱的代名词。

由于天气晴朗,我们在巫峡内既没看到云,也没见到雨,巫山云雨那种朝朝暮暮、行行止止、飘飘忽忽、变幻不定的感觉也就无从体味。其实,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大自然的山光水色,有了文化内涵,就平添了神韵,变得魅力迷人。
三峡行之五:巫峡

                                        船行巫峡
三峡行之五:巫峡
                                       巫峡人家

过了十二峰,很快就到达湖北境内,沿岸出现不少人家。虽然依然是两岸连山,但山势平平无奇,将近峡口处,又有高峰耸峙,南岸山势极地拔天。等出了峡口,我们就抵达了本次旅行的下一站──巴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