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旅(一)德国 ~ 法兰克福 ~ 罗马广场

标签:
原创作品欧洲之旅法兰克福文化旅游 |
分类: 图文游记 |

欧洲之旅
题记:
提及“欧洲之旅”其实有点大,欧洲现有45个国家和地区,这次出行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四国的某些城市,也只能算作“冰山一角”,但不管怎么说,踏上欧洲的土地,短暂的旅行,所到之地也是走马观花,可还是耳闻目睹了古今的变迁,非常值得,还想有机会更多的了解欧洲,就用“欧洲之旅”这个大标题吧,待日后接着来续写这部图文札记。
欧洲之旅(一)~德国~法兰克福
跟团旅游最希望的就是摊上个好导游,熟悉当地人文历史,善于讲故事,是先决条件,H导还算称职,肚子里有货,还蛮谦虚:“只带欧洲线,欧洲这块还没整明白”。也是的,悠悠岁月,数不胜数的历代战争、教会拼杀、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等,就是一部大教科书,包罗万象,都整明白历史学家都很难。H导也不软,北外毕业,导游专业,不光精通英语,德语交流也不成问题。
正式退下来了,想迈出国门的第一站就选在了欧洲,跟团有4国行,6国行,十国行,甚至还有十二国行,都是走马观花,还是选了4国的,这样就能稍微多看看所到国家,想看的场景也就基本涵盖在里边了,不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路上了,人也会很疲惫,更糟糕的是还会落下不少遗憾。这次所选欧洲之行的四个国家都是板上钉钉要去的欧洲国家,都是令人向往的目的地,这次出行应该说如愿以偿了。
天亮了,走出法兰克福机场,就登上了还算舒适的大巴车,整个团队带导游和司机一共40人。按照行程安排,在法兰克福就一天的时间,主要是游览罗马广场,也是法兰克福唯一仍保留着中古街道面貌的广场。来法兰克福就要了解法兰克福,H导介绍说:它的正式全名应该是: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因为德国东部还有一个奥得河畔法兰克福。我们来的这座法兰克福是德国第五大城市,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位于德国西部的黑森州境内,处在莱茵河中部支流美因河的下游。法兰克福这个地名对一般人来说都不会陌生。
来前就知道法兰克福拥有德国最大的航空枢纽、铁路枢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FRA)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机场和航空运输枢纽之一,也是仅次于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和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的欧洲第三大机场。法兰克福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的工商业、金融服务业和交通中心,全城拥有超过324家银行,经营着德国85%的股票交易、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车展。在我们的心目中,德国人工作严谨,一丝不苟,说一不二,德国的工业产品顶呱呱。所到之处,不管是市政设施还是楼堂馆所,大到设备,小到管件,还有过硬的城市管理,无不体现德国制造和一流管理的过人之处。
H导倒不像我见到的其它导游那样比较活跃,自己按部就班的走自己的路,还有自己的套路。在大巴车上,他不像别的导游那样面对团队站着讲,而是面对前方,背对团队坐着讲,我到不认为这是不礼貌作法,对导游员来说,起码比较安全。按现在的说法,在人性化方面H导做的差了点,除了一个人坐在那滔滔不绝的讲,也不管你听不听,给人的印象大家就像在听天书,其实他讲的内容并不少,也有吸引人的地方,可正因为与团队交流的少,沟通的少,没有互动,并不能把整个团队融入在一起,也就没有了故事的生动性,更不能在日后的行程中把四面八方的人实实在在的凝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开放、包容、活跃、积极、团结、风趣、幽默的团队。公平的说,H导讲的历史故事还是中听的,要是改变一下工作方法就更好了。这可能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关,对于一个从事了上十年导游工作的人来说,再改变什么已经很难了。
听H导讲的,再结合网上查询的资料,法兰克福的确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法兰克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后,那时莱茵河和多瑙河是罗马帝国的北方边界,但两河并不相连,其间无险可守,因此罗马人修筑了连接两河的长城。这座长城固然不能与中国的长城同日而语,但也连绵数百里,从法兰克福附近经过。于是人们在这里设置了驻军营地,这一带成为边境要塞。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这时军营圯毁,日渐荒芜,几乎被人遗忘,直到8世纪才再度兴起。
传说,一天拂晓,漫天大雾,查理大帝打了败仗,逃到美因河边,找不到向导,无法渡河。危急之中看见一只母鹿,朝水边走来,他注意看那鹿,果然,这只鹿涉水过河了,大军也随之过河,转危为安。为了纪念这件事,查理大帝下令在当地建筑一座城市,取名法兰克福,意思是法兰克人(日耳曼民族中的一支)的渡口。公元794年法兰克福作为查理大帝的行都首次载入史册。此后法兰克福一直是德意志的重要政治舞台,目睹了众多的大事件和大庆典。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皇帝由势力雄厚的诸侯即选帝侯选举。1152年,选帝侯们首次在法兰克福聚会,选举巴巴罗萨即红胡子一世为帝。1356年卡尔四世颁布金牛诏书,正式规定,选皇帝在法兰克福举行。从1562年起,法兰克福又取代亚琛,成为皇帝加冕盛典举行地,前后有10位皇帝在这里加冕,登上皇帝宝座。神圣罗马帝国于1806年正式告终,从1816年到1866年,法兰克福又成为德意志邦联议会所在地。1848年在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风暴中,德意志各邦组成德意志国民议会,在法兰克福举行会议讨论德意志的统一问题,是为德国统一前奏。
1866年法兰克福并入普鲁士,结束了从1372年以来的帝国自由市的自治地位。法兰克福一直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德国统一后,这里工业迅速发展,化学工业尤为突出。德国三大化学工业公司之一的赫希斯特(Hoechst AG)公司就是在法兰克福起家的。1914年法兰克福又创办了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大学(现已发展到3.7万多学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33次大轰炸摧毁了法兰克福80%的建筑,留下1700万吨垃圾。千年古城,变为一片废墟。战后法兰克福迅速重建,发展惊人,今天除化学、电子、机械工业外,第三产业如交通、金融、博览事业更是蓬勃发展,市区一改旧观,高楼林立,法兰克福一跃成为国际知名的大都市。
初步了解了法兰克福,任何人都会对罗马广场产生浓厚的性趣,因为它与这些历史息息相关。当我们一行走进这里,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呈现在我们面前,零距离接触,我是很兴奋,这只有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看到的场景,现在变成了现实。罗马广场是德国最重要的城市广场,它位于法兰克福老城的中心,缅因河铁桥以北,西侧为市政厅,东面200米外就是该市的发源地法兰克福大教堂。每年圣诞节期间,此处也是法兰克福圣诞市场的所在地。
罗马广场旁有个罗马厅,实际上就是旧的市政厅,其阶梯状的人字形屋顶,别具特色。里面的皇帝殿是许多罗马皇帝进行加冕的地方。罗马广场西侧的三个山形墙的建筑物,可以说是法兰克福的象征。1944年,该广场受到英国空军的猛烈空袭,基本被毁,战后重建。除了柏林的巴黎广场、汉堡的市政厅广场,和慕尼黑的玛利亚广场之外,这里是德国最重要的城市广场。
我特别喜欢这旧市政厅三幢精美的连体哥特式楼房,其阶梯状的人字形屋顶,别具一格,正中一幢人们叫他雷玛。雷玛的二层是一个皇帝大厅,以前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地方。当今在没有特殊庆典的时候,该大厅供人们参观。内装饰有神圣罗马帝国从查里曼大帝到佛朗茨二世共52名皇帝的肖像画,这些肖像与真人一样大小,非常引人注目。这里也是德国国国家足球队凯旋时和球迷狂欢的地方。从这点看,更能看出法兰克福在德国人心目中的位置。尽管二战结束后,德国好多城市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建筑了,在这里能保留下来,特别是与悠悠历史有着因果关系,曾经的辉煌,也是德国人的骄傲。
广场中间竖立着面向旧市政厅的正义女神喷泉,女神手持象征公正的天平,雕像是1611年竖立的,早期是砂石的,1887年换成了铜像,下面的喷泉曾经在加冕仪式时喷出红白葡萄酒供市民分享。广场的东侧则有一排古色古香的半木造市民住宅,在我看来,非常漂亮。这些是后来重建的,极具观赏价值。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法兰克福有许多这样的漂亮建筑。如今的法兰克福到处洋溢着现代气息,但人们希望至少在旧街区的中心,雷玛广场一带仍能保留一些昔日的风貌,于是二战后,那些漂亮的古老建筑得以重建和保存。我就纳闷了,为何我国古都北京的圆明园就不能重建那?
法兰克福大教堂,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帝国大教堂,是一栋哥德式建筑。它是13至15世纪的哥特式建物,又称为皇帝大教堂及加冕教堂,德国皇帝曾在此加冕。从14世纪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虽几经战火,仍能幸免于难。在1562-1792年间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共有10位德国皇帝的加冕典礼在此举行,教堂宝库内陈列有大主教们在加冕典礼时所穿的华丽衣袍。有332级台阶直通塔顶,塔顶可俯瞰整个城市的全景。主楼是壮丽的十五世纪哥特式塔楼,高95米。教堂南面的投票礼堂是曾经选举皇帝的地方。据法兰克福导游讲,这么重要的大教堂里从来就没有大主教,你问她为什么,她也不知道。很奇怪,这是个还需后续探究的问题。
我与夫人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又匆匆走街串巷的在附近周边暴走了一阵,就想多看看法兰克福,感觉到处都有花市,到处都有酒吧和咖啡屋,所有商店最迟在下午6点关门,当地人工作之余很休闲,人们除了定时的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就是享受生活。就说我们的司机,开两个小时车是要休息的,这是国家行为,德国是有严格制度管理的,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欧洲对劳动者的尊重。
不再扯远了,吃完午饭就要赶赴法国巴黎,还有更多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