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行(十一) ~ 台东 ~ 史前文化博物馆 ~ 北回归线 ~ 花莲

标签:
原创作品国立史前文化博物馆水往上流北回归线纪念碑旅游 |
分类: 图文游记 |



从垦丁的白沙湾风景区出来时间已经不早了,要去下榻的亚湾温泉饭店则在台东,垦丁到台东的直线距离是140公里左右,好在车窗外夕阳西下的太平洋风光不时的进入眼帘,让我们很着迷,也忘记了一天的旅途疲劳。
车窗外黑下来了,饭店也快到了,从外边的灯火看怎么也不像在城市里。黄导离开座位站起来给我们讲:安排在这里住宿,主要是这里的温泉挺有名,大家好好泡个澡,即养身,也消除疲劳,只是饭店离市区远了点,晚上大家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来台湾几天了,还真喜欢逛各地的夜市,突然遇到这家饭店外冷清清的,也没有万家灯火的城市景象,还不习惯了。安排完住宿,在饭店吃完晚饭,夫人还是想到外边去走走,认为到个新地方总要接接地气。出门正好碰上干部模样的湖北老乡老陈夫妇,他们也想到外边看看,一拍即合。这里太偏僻了,还是结伴行比较安全点。
饭店在个小山冈上,我们沿着盘山公路走到镇上,街上除了路灯,就有二三家小店铺还亮着灯,想找去过几个城市那样的夜市吃小吃是没戏了,可出来转转还是有收获的,夫人把原计划要采购的彩色魔术围巾一下都买齐了,中等面料,十五元一条,够便宜了,老陈的夫人还买的多,像是不要钱似的。老陈是个挺爱摆谱的人,老干部做派,在他夫人面前总显得有点大男子主义,他的夫人在他面前说话也有点像个小媳妇,这两口子蛮有意思。老陈一口的湖北地方话,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楞是不会说普通话。为了第二天能有更好的体力,没转一会我们就返回了饭店,简简单单冲洗个温泉浴就抓紧入睡了。
我一直喜欢看中央四的海峡两岸节目,感觉台湾的政治分争格外复杂,议会上还动不动大打出手,这次来台湾更有切身体会了。台湾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屿,就那么几个县市,从台湾岛的最北端临西部的台湾海峡一路走到最南端的垦丁,再沿东部太平洋海岸到台东,所到县市,耳闻目睹了台湾地方选举的热闹场面,也很想对台湾有更多的了解。台东县面积仅次于花莲县、南投县,为台湾第三大县。地理位置上,台东县位于北回归线南方,除了东临太平洋(菲律宾海),南面和西面与屏东县、高雄市以中央山脉为界,北面与花莲县为邻。我喜欢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要山有山,要水有水,也难怪这块地界好多地方都划归为东部风景区。
我们一早上离开亚湾温泉饭店,先去参观了台湾的珊瑚博物馆,这里展出的都是从110米至1800米深海里开采的宝石珊瑚及其加工艺术品。据黄导说:台东还是台湾红珊瑚的主要产地之一,全球总量的80%来自这里,其它产地是琉球、夏威夷群岛和地中海沿岸等地。也是的,四面环海的台湾拥有约1600公里的海岸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具有适合珊瑚生长的优越条件,因此,在台湾本岛东北部的苏澳、东南西南海域和南部的恒春半岛等地,都生长有丰富的珊瑚。由于台湾的珊瑚宝石品质良好,所以将近百分之九十九都外销到国外,并被冠有“珊瑚王国”的美称。据介绍,现在红珊瑚越来越稀少了,只能在深海开采,开采难度加大造成成本越来越高,价格形成连年攀升的走势,有条件搞收藏却是好事。
台东市内还有一个参观景点是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就在博物馆路上,黄导也趁着短暂的行程中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博物馆情况:该馆缘于卑南遗址的抢救发掘,2002年8月17日正式开馆,是岛内第一座以史前和原住民文化为主的博物馆,更是第一座集合了博物馆、考古遗址和自然生态公园的博物馆。我们来的时间不巧,正赶上博物馆因布展而暂停对外开放。挺遗憾的,到一个地方来,不单是走马观花的看面上的“热闹”,更多的是应该了解与这个地方息息相关的历史和文化。出来旅游要抱有探究的思想,层次略微提升一点,就将受益匪浅。我喜欢像黄导这样的导游,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不停的讲,我索取的是我想要的那部分。
我们行走在室外雕塑园林里,地上低洼处还有头天夜里下的雨水,植被也显得鲜活了许多,哪像进入冬季的植物。天空蓝蓝的,还飘动着朵朵白云,雨后空气也格外清新。黄导边走边继续介绍着博物馆的情况,好尽量让我们不要落下太多的遗憾。博物馆里边的三大展示厅和十四个展览室和一个特展室我们虽说看不到陈列的台湾各地史前遗址考古文物、南岛语系各原住民早年生活器物及在台湾各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标本等,我们可以从室外设计独特和风景秀美的附属景观公园不难看出,这个占地11公顷,一半(东半部)为本馆,一半(西半部)为附属景观公园的博物馆真是有它独到之处,在你浏览和回味历史的过程中,同时也享受和感受到了现代文明和进步的美好情景。不同思维和喜好的人各取所需,得到的开心、快乐却是一样的。
离开台东市,就要沿着东部海岸风景区一直向花莲方向行驶,台湾整个东部都面对浩瀚的太平洋,这也是我们内地人来台湾最想看到的海洋景观之一。这一沿海地带,富于多变,海岸阶地、沙滩、砾石滩、礁岸、离岸岛、海岬和海蚀平台、海蚀沟、海蚀洞等随处可以见。我还在想,这要是过花莲,继续沿着太平洋海岸线一路到台北该多惬意,只不过这是我的一厢情愿,到了花莲,就要改乘火车到苏奥新,因这段公路完全在海岸山脉的悬崖峭壁下,这两年因连续发生塌方、滚石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搭载游客的旅游车已经不准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了,只能通过火车经隧道跨过这段险路,遗憾的是这段最秀美的风景走廊却不能一睹为快了。
来到“水往上流”景点,它位于台东县东河乡都兰村的渔桥附近。顾名思义,马上让我联想到去沈阳怪坡看到的奇妙自然景象,汽车也好,自行车也罢,往坡上行需要踩刹车,往破下行则需要加油门或用力蹬,如果是步行上坡就好像有人推一样省力。这种怪事着实让人费解,因为按照物理学理论是无法解释通的。这里是不是那样那?其实这里就是一条农田灌溉沟渠,咋一看,潺潺水流顺着水沟由低处蜿蜒往高处流去,令人费解和称奇。其实是因为这里两旁的景物因倾斜度大于路面,故而造成水往上流的错觉,还不像沈阳的怪坡,至今百思不得其解。不管怎么说,来看的人多了,信不信的人都想来看看这一奇特的景象,台湾东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在这里设有休憩中心、停车场,并立有“奇观”两字石碑,这里竟然成为东海岸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我这里还是应该像魔术那样别点破的好,我倒是更喜欢它紧邻太平洋,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在我的眼里,大海的魔力与魅力远远胜过这一切。
下一个景点是花莲的北回归线纪念碑,我对它很感兴趣。还是早年上地理课就知道的,北回归线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是北纬23°26′的纬线圈。北回归线横过台湾的澎湖、嘉义、南投、花莲四县,台湾就在岛的东、西两面各立碑志,西标志碑就是嘉义北回归线标志碑,东标志碑就是我们来的这座,是建在花莲县。我们看到的花莲标志塔东临太平洋,一柱擎天,颇为壮观。标志塔的南北两面刻有“北回归线”字样,圆柱中间有纵向狭长细缝。每年夏至日正午12点左右,有一瞬的时间直射北回归线,从这一瞬开始,北半球进入夏季。因此每年只有一次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这是真正的自然奇观,不在某个时段某个点上,也是看不到这种奇特自然现象的。
北回归线在地球表面上的总长度大约37000公里,穿过的国家有中国、缅甸、印度、孟加拉、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西撒哈拉、巴哈马、墨西哥等。看似不会有变化的北回归线其实也是有变数的,因为地球绕着太阳以椭圆形轨道运转,赤道面与黄道面形成的夹角(黄赤交角),由于受到岁差运动、章动周期、极移与板块运动的相互影响而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了北回归线向南偏移,目前已偏离了约1.3公里,未来有可能继续往南偏移。
我们来到纪念碑下,当我把两条腿叉开在“北回归线”中间狭长细缝的底座上,心中就像有股暖流自上而下在运动,人也显得格外兴奋,要知道我一只脚踏在了温带,另一只脚却踏在了热带,这种情景是很难得的。说来也怪,刚才没多久的蓝天白云景象一下都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阴云笼罩,细细的雨水也从天而降,这就是北回归线左右多变的气候吗?忙着与夫人打开雨伞奔向马路对面的太平洋海岸,观风云突变,看礁如盘龙,听涛声四起,任风吹雨淋,欣喜若狂的我们真有点陶醉了。
黄导又在挥舞着他特有的一对竹篾制作的宠物夹,呱唧呱唧地催促我们集合了,他要带我们去当天计划行程的最后一个景点,花莲的石雕博物馆,它就在花莲港的附近,车开过去需要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据黄导介绍,花莲是台湾石材的集散地,拥有全台90%的石材资源,其石材原料与石材加工进出口总额高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因此花莲有“石头的故乡”、“大理石之都”等称号,同时,这里还是台湾石雕艺术家们创作的基地。
旅游车开进花莲县,石雕博物馆就在花莲港口附近,这个博物馆可能黄导没来过,在博物馆周边转了一阵才找到。可以理解,导游是根据两地旅行社定的景点照单行使的,时间顺序他有权调整,定下的旅游景点他必须照单完成,有特殊情况还要与游客们商量。五十开外的黄导也是半路出家,他开过出租车,反正干过好多行业,能看的出来他一直在社会上打拼,还是蛮艰辛的,人显得比较圆滑、老练,人与实际年龄相比也显得苍老了一些。行程过大半了,我实打实的给他打分可以打个90分,还算比较满意吧。真正结束台湾行程时,写在纸上,当然还得写100分,你好,我好,他好,大家都好,出门在外不就是求个平安与和谐吗。说心里话,我还是挺喜欢他的。
花莲县内显得很干净,也很清静,县城里到处有石雕艺术品立在植被绿地中,给人祥和之感。说来又是巧了,是我们来晚了吗?博物馆闭馆了。黄导还不错,进去与工作人员交涉,原来里边正在拍片,不少帅哥靓女,像是拍电视剧的架势,听说我们是大陆远道而来,导演居然同意停一会机,让我们轻轻从他们现场旁边走进展馆参观。这得夸夸黄导,他对外交际真是有一套的,三言两语就能应付一些事情,不是史前博物馆大门紧锁,要像这样能看到里边有人,他说不定也能说服人家给我们放行。
据馆内图文介绍,馆内石雕好大一部分是多年搜集和通过举办国际石雕活动所典藏的精品。博物馆其实就位于花莲县文化局,创立於2001年,是台湾首座石雕专题博物馆,定期推出岛内外知名大家的创作品,同时也开放创作空间,同步展示现场创作。它的特别之处是以传统博物馆的型态,扩大为户外博物馆的方式,以本馆为中心,延伸至县境,甚至东海岸、花东纵谷,以塑造成石雕观光城为目标。按我说,这课题可够大,管理、研发、创新、竞争、收益、分配等,都穿在一条线上,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推广模式。这就是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石雕产业一定会在台湾,乃至世界产生更大影响。我赞赏这种模式,会让原始工艺在大千世界里大放光彩。
从石雕博物馆出来时间已经不早了,我提出想到附近的海边上看看花莲港,黄导满口答应。他本来是可以不答应的,因为这是需要时间的,再则,合同行程景点中并没有这一项,黄导还是蛮通情达理的。虽说花莲繁忙的港口不在这一块,可站在堤坡护栏边上还是能看到附近的港口、灯塔和一些货轮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来回行走在观光平台上,流连忘返,久久不愿意离开这里。天色暗下来了,灯塔、货轮和港口上的灯都亮起来了,黄导没催,我们也知道该去下榻的饭店了,不说别的,此时肚子都觉得饿了,黄导却还是面带微笑,毫无怨言地陪着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