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周边的景致

标签:
原创作品满庭芳蜃楼胜境世直摄影彭世直 |
分类: 图文游记 |
今冬过于暖和了,今天都进入四九了,北京一场雪还没下,南北方都乱了。空气更是糟糕透了,良好的天气越来越少了,现在发现不光是北方,这不,刚刚的天气预报,明天南方好多地方空气质量也是很差的。
天气变幻莫测,查看空气质量,往往一早上查看的好,就像上周六,头天晚上查看天气预报,连着几天都是带着笑脸的大晴天,本想第二天早点起床去郊外爬山,可一早上查看空气质量,却是中度污染,只有宅在家里。周六晚上九点多钟再查看最新的空气质量报告,还是中度污染,美国大使馆的报告更是重度污染,周日也就不做出门的打算了。那想到周日吃完早点,走到窗前,感觉外边的空气质量还行,随手打开手机查看,怎么也没想到空气质量竟然是优,也不用去考究是那阵风把它们吹跑了,赶紧简单收拾行囊,背起背包就往外走,难得的好天气,宅在家里多冤啊。再看钟表,八点半钟了,远处去不了,下午四点多钟还要北京南站乘坐G39赶往外地,就近去景山、北海公园了。
故宫角楼是摄影爱好者喜欢拍照的,那是一种境界,不管是春、夏、秋、冬,这里总有人头攒动,真想找到即清静又安宁的场景是很难碰到的,这次是来对了。静静的故宫东北角的角楼,护城河堤边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过往行人,抓拍一个无人静止全画幅画面还是不成问题的。现在为保护故宫,故宫城墙下的房屋早就都拆了。小时候住在前门大街鲜鱼口里边,经常与小伙伴们穿天安门走故宫武门两边的城墙根穿到北海、景山、什刹海,少年宫就在景山公园里。小时候就听大人说故宫东西城墙边上住的都是皇宫里的太监,这些房子早拆了不说,也禁止人和车辆通行了。每次到这边来,总会勾起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
从景山南门进入景山,几十年的习惯了,总会走景山公园东头的一条路上山,一来总要看一看那颗老槐树(当然是后栽的),也就是崇贞皇帝自尽的地方,它记载了一段历史,让人会联想好多;二来从这边登上知春亭,从西头下山,要横跨五座亭子,居高临下,赏亭观景,别有一番情趣。景山的五个亭子,每个亭子里都有一尊大佛,可遗憾的只有最高处的知春亭有一座大佛,还是复制的,这五座大佛,当年早被八国联军抢运到了国外。想到那段屈辱的历史,就期盼着我们国家强盛,我们国家的军队强大。像小日本至今还怀有侵略野心,变本加利的想恢复军国主义,我们就要储备力量,适时的给予打击,灭一灭他们的嚣张气焰。
元旦那天因守新年的钟声早上起晚了,想拍日出没能如愿。这次仓促出门,也还算幸运,空气质量不错,能见度不是太好,也就算不错了,也适合拍片。对于喜欢摄影的人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好天,心情也格外的好。说实话,故宫整体布局还是很壮观的,皇城周边的景致也很美,远山就像带着旋律向我召唤,让我尽情歌唱与它合音;东边的国贸大楼、中央电视台;西边的北海公园、中央电视塔;南边的故宫、天安门、还隐约看到永定门;北边的少年宫、地安门、钟鼓楼。特别是中轴线,只怕古今中外的建城史上都没有这么值得让人称道的创举。
当然,北京的高楼群比不了上海和其它一些城市,北京是古都,城中心限制盖高楼,国贸周边当初就曾不允许盖国贸二期这么高的楼,是后来政策放宽了,才有了今天的国贸二期,北京最高的楼。要说皇城周边,后海、什刹海周边、故宫周边改造的就不错了。说改造其实很难的,翻新的平房房梁都是很粗的东北松按旧法还原建造的,成本费用可想而知。
不可否认的是,北京还有好多旧平房还没有改造,像老崇文、宣武,还有好多平房院子里就像是贫民窟,狭窄不堪,由于住房面积小,私搭乱建,胡同越来越窄小了,不是北京市政府没钱改造,而是规划一改再改,管事的婆婆多,改成什么样子?建什么样的房子?讨论太多,争论太多,这就影响了整座城市旧房改造的建设速度。说心里话,看到还有不少破平房在市中心,真有点不像首都北京了,也影响了整个北京的市容形象。真希望市政府在老城区改造上下大力气,不要一拖再拖,要加快速度了。
远远看到北海公园上空一群自由飞翔的白鸽子,思绪万千,一时也有了放飞的感觉,目光锁定在它们身上,跟着它们翱翔在蓝蓝的天空,心胸顿时感到无比的宽阔;还有少年宫进进出出的孩子们,怎么像着了魔似的,我也要步入到他们轻快的脚步中,就让时空倒转,再回到童年时代,蹦蹦跳跳地去做航模,去什刹海滑冰,甜美的微笑永远洋溢在幸福的脸上。
篇幅所限,北海所闻所见留着日后发表。很享受的一天,充满温馨和浪漫,感觉自己就像年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