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行(六)泉州~南少林寺

标签:
原创作品七律南少林寺世直摄影彭世直 |
分类: 图文游记 |
【七律】泉州南少林寺
青山云涌雾遮天
寺宇苍台叠翠连
从属少林传史册
梵音香火影如烟
清源托举花莲座
仰望观音纳百川
弟子僧人同技艺
传奇趣事苦宗禅
离开福州坐大巴车直奔历史宗教文化浓郁的泉州,二个多小时的行程还算便捷。
早在行程计划当中的泉州第一个游览点是南少林寺,这也是我向往的地方。
当大巴车停在一牌楼前,我们知道南少林寺到了,红砖燕尾脊的闽南建筑顿时让人眼前一亮,东岳庙、仁风古道、大榕树、楠木观世音立像、中外习武之人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提起少林,无不提及少林武术,早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而在少林之中,又分南北少林,一个在中州,一在闽中。南北少林同源一宗。北以嵩山少林为正宗,南以泉州少林为代表,南北少林,相互辉映,齐誉于天下。
泉州少林寺,建于唐,位于清源山的东岳山麓,素为我国南禅及南少林武术之中心,声名远播,影响深广。据历史记载,自唐龙朔元年(661)前后,“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诏焚少林寺”,一千一百年间,泉州少林寺经历了三兴三废的历程。
看到正在恢复兴建的一些建筑,可知当年它是多么庞大的建筑群体,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现在的南少林寺只是当初的一小部分,可见它的规模之宏大。
好多人不明白南北少林何因成为各自的派别,其因为中国的佛教是以禅宗为主,在五祖宏忍之前禅宗的教义是讲究渐悟的,但到了宏忍的上座弟子神秀和六祖惠能时就在教义方面产生了分歧。因此禅宗就被分为南宗禅和北宗禅,以惠能为代表的南宗禅讲究顿悟,不拘于形式逐渐替代了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禅,被绝大多数佛教信徒所接受。
今天人们常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由南宗禅的教义演化而来的。那个曾被人们常引用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典故也是这场南北分歧的明证。可知,不管是南少林还是北少林,都有独树一帜的法理,才使得佛学在不同的地域,更能体现佛的境界与思想。至于影响力,不可否认的还是地处北域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其成就以及世界影响力还是更大些。
其实,要去细细考究,南少林寺还有好多趣闻趣事,比如人们常说的少林精神,少林寺几经劫难,长兴不衰,及至今日,不管是南少林还是北少林,都有无数的中外弟子,风靡全球,这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少林弟子千古传承的少林精神,也就是少林寺流传千古的《门风堂规》,据说,这是由德政禅师口述,素喜法师整理:
南拳北腿少林棍,卫国保寺健自身;崇禅尚武少林人,爱国护教少林魂;
不争和合少林心,止恶扬善少林根;以德服人消贪瞋,后发制人少林门。
孝顺师僧父母亲,守法持戒遵祖训;农禅立寺为根本,医禅济世救穷困;
慈悲为怀尽施舍,放下名利不是贫;武医为媒弘佛法,少林弟子正精神。
还有现在好多人都对少林寺所传承的禅修法门感兴趣,也想参加体验少林禅修活动,那么,你就要先了解它有那些内容,知道禅修的方法有那些种,再探究其中,你就会从《少林禅修歌》中感悟到它的真谛。此篇词是由少林禅院德政禅师作,我们来共同学习:
少林禅院复古风,枯树新芽迎春生;直指人心观本性,见性成佛定禅宗;
禅文禅武禅医生,禅茶禅食禅农耕;禅语禅诗禅公案,禅书禅画禅乐鸣;
禅慈禅孝禅法通,禅堂禅师禅宝经;皈依三宝佛法僧,皈依自性觉正净;
清规戒律谨守持,依教奉行渡众生;自力更生勤劳动,依法依己证修行;
行住坐卧戒定慧,消灭妄念是大乘;少林弟子要牢记,爱国护教佛法兴。
还有历史上有关南少林寺三兴三废及颇具情趣的相关故事,就不在这里去展开话题了。总之,你每到一个景点,特别是历史悠久的文物建筑,你都会对它感兴趣,它就像本教科书,让你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修养,在你的记忆库里,又封存一些难得一见的美好东西,留着日后慢慢来品味。
突发奇想,也想加入到中外少林弟子习武队伍中,不知我这把年岁人家还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