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花甲之年

(2011-10-22 18:05:18)
标签:

原创作品

格律诗词

七律

花甲之年

感悟随笔

分类: 原创诗歌

步入六十花甲子

金秋十月喜相迎

感恩天下常相助

四海漂泊任我行

回首人生曲坷路

拼博南北岁峥嵘

继承父辈求明磊

无愧年华一世清

 

昨天是我六十岁生日,本想休假一天,找个清静的地方好好散散心,晚上再参加夫人和孩子为我举行的生日庆祝活动,哪想到头天晚上外埠的电话就追到家里,5批次进口设备全部到新港,一定要在周五先结算一批海运费用。还是雷打不动的工作原则,一切以工作为重,好在中午之前处理完了这些事务,下午算是给自己放了半天假,郊游是去不了,闲逛到前门大街的鲜鱼口,想到我出生的豆腐巷8号的小院里再看一看,哪想到整条胡同都被拆掉了,正在按规划兴建中不中,西不西的房子,宣传的是胡同改造,可细一想这也是一切为了旅游需要。房子似旧非旧的,怎么看也没有了我小时候的胡同感觉。自己感触最多的就是时代在变,人们也要适应新环境。的确,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可留在时代空间里的历史文化味道越来越淡薄了,也难怪收藏家门把胡同里的门墩、扣环和雕梁画柱等有文物价值的东西都收藏起来了,再不收藏就很难看到原汁原味的老建筑模样了。

 

按常规,年满六十岁的人就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孔子曾说过:“我十五岁立志向学,三十岁能坚定地立于所学,四十岁对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不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对于听到的一切都能明晓它们各由天命,因而不再感到与自己心意相违逆,七十岁心性与大道合一,因而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规矩了。”可见一路走过的人生都是不易的,不说看破红尘,到这个年纪也应该把万事看的淡薄一些。常言到: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哪?!

 

单位正在给我办理退休手续,要退休了,正如人们常说的,工作一辈子了,也该享享清福了,可这事却让我思绪万千,大家都知道下放是要算工龄的,屈指一算我该有45年工龄,在这漫长的人生经历中,自己努力、付出算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感谢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取得的成就,这成就不是职位的高低,而是你的付出能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我先后在基建单位、工厂和现在的科研单位工作,我也曾当过中层干部,你要和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领导和同事打交道,是父辈和恩师们教会了我做人的原则,特别是父亲一身正气的形象一直扎根在我的脑海里,他的思想也左右着我的人生走向。

 

每当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都是他们的思想激励我怎么去战胜困难,怎么去面对人生。现在回想起他们反而有种愧疚感,这当中让我最先想到的自然是我的父母亲,养育之恩还不必说,七几年的时候,父亲在得知政策松动的情况下,立即赶往北京给我补办知青手续,要回来时正赶上北方几十年不遇的水灾,京广线全部中断,父亲当时已经身无分文,更谈不上买火车票的钱了,本可以投靠亲朋好友家等洪水退了再回黄陂,他为了让我早日脱离苦海,扒上南下的列车,不顾个人安危,经过多次换转,历经磨难,在敞篷火车皮上呆了二十多天,多天都是在倾盆大雨和狂风中度过的,高烧不退,绕道回到黄陂的横店火车站,艰难的迈入家门,人就倒下了。只这一个例子就让我真正懂得什么叫父爱,什么是父母恩重如山。可在他们晚年,先是我们在湖北,几经周折,三口人分三次才调回北京,却没能让我们多照顾一下他们的晚年生活就先后离开我们而去,一直感到很愧疚。

 

还有那些在我一生中对我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们,黄陂粮管所的韩姨、黄陂供销社的小郭姐姐,孝感县机关的万叔叔,湖北电力公司的尹业汉科长,当时电力部的杨秋其处长,北京日化一厂的韩景章科长,他们都给与了我很多的关爱和帮助,却让我至今无法报答他们。除了这些,还有帮助过我的亲人和朋友,还有同事和领导,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知道感恩,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我没有什么可报答他们的,只能用我的人格,用我的拼博和努力去回报他们,我把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谈及中的恩人有的多年都没见过面了,有的甚至失去了联系,可在我心中永远牵挂着他们。我还没写完的《恩师》,是通过自身的经历来表达恩师尹业汉对我的帮助和深远影响,我曾发表过的《杨工印象》写的也是我在武汉工作期间,在负责北京及北方片事务过程中,与电力部外事司杨秋其处长相处几年中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特别是他对我的帮助,让我受益终身,有些情节还会在没写完的《恩师》中穿插,因为没有尹科长我就不会认识杨秋其,也不会有那么多离奇的故事,他们前后都是紧密关联的。

 

当然,等到我真正退下来之后,时间充裕了,还想把亲身经历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写一写,就当它是我的文学素材,就当它是一个个自我解梦的小故事,只是通过文学形式把他们串连起来,且都是真人真事,耐人回味,有的还会颇具情趣,有感人的,当然也有遭人唾弃的,后一类牵扯到的人是要用化名的,他代表着社会现象中的极少数人,我还是要顾及他们颜面的。人生本来就是个大舞台,你不可能碰到的都是好人,也有让你一辈子都铭记在心的可恶之人,他们的行为往往不被众人所知,通过我的视角你会了解到事情的本来面目。

 

书归正传,生日过完了,这月底我就该算是自由人了,可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还要返聘我一段时间,一切以工作为重的我还是服从了领导们的安排,尽我所能地站好最后一班岗,也要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还会继续努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恩师(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